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首次提出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这样的心理结构来证明“无意识存在”的存在。这个心理结构对应到人格结构上,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假设,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无论健康或病态,都有一个我们可以挖掘的意义。从此以后,那个模糊的、变化无常的欲望世界终于有了踪迹。“无意识-前意识-意识”、“本我-自我-超我”,并以及弗洛伊德试图用来解释人类行为的生本能-死本能等心理学概念,都是在《自我与本我》这部晚期作品中第一次提出的。这本书是他对人类心理结构和运作方式做理论梳理的第一部作品,在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如果说牛顿是第一个解释万物运动及动力的人,那么弗洛伊德就是第一个了解人类心理结构及动力的人。《自我的探寻》则是对《自我与本我》的深入阐释,旨在让读者入门弗洛伊德的晚期理论。本书将分别探讨弗洛伊德撰写《自我与本我》时的社会和个人背景,无意识研究的历史,弗洛伊德在癔症和梦的研究中如何确信无意识的存在,他如何看待被压抑的欲望,以及此创造的心理结构“无意识-前意识-意识”和它的变形“本我-自我-超我”的意义。本书除了科普这些关键概念之外,也希望回答或引发读者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心理结构是从何时产生的?可以调整吗?为什么人的性格本身就蕴含着一套无意识结构并引导我们的命运?为什么自我是由自身欲望和他人影响共同形成的并且有哪些改变途径?为什么有些人的攻击性很强,有些人则很顺从?这与欲望有什么联系?社会文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可以说一切文明现象—政治、经济、文化—都可以归结为欲望的剩余?
戴军精神分析实践者,精神分析行知学派成员,作品有《左和右的精神分析》等。擅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弗洛伊德理论,在豆瓣写有阅读量10万的心理分析普及文章,分析与写作之余,在推动“精神分析文库”项目的出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书中第三章主要解释了“他者”的概念,感兴趣的是,在自我防御机制的基本类型这个小节中,理智化这种形式,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概念,原文是“不带感情地谈论感受,以隔离更内在的无意识情感冲动”。四、成为和拥有回到弗洛伊德,成为的欲望和拥有的欲望,如果你没有尝试精神分析,没有“探寻”过自己,也许你的原地是从未迈出的,但如果你试着重建自我,也许你会发现,你依然绕回了原地。...
5,对社会结构的解释:统治阶级(压抑力量)——官僚系统、国家机器(调节力量)——被统治阶级(被压抑力量)四,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形成顺序:本我——超我——自我1,本我:性欲和攻击欲望运行特征:享乐原则、无意识分类:生本能(生存和繁衍),死本能(攻击和毁灭)驱动力:力比多(性能量)2,自我:本我为了调节自身欲望和超我压制而发展出来的机制目的:沟通自我和超我、尽力在道德要求下满足欲望形成时期:多在6岁3,超我:外部看法和意志的内在体现(早期为乱伦禁忌和族外婚)分类:理想自我(体现努力方向)...
...
“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是指由于压抑而无法进入意识层面的想法、欲望与其他深层心理内容。除此以外还包括一些在内化为我们自身之前就已自动化的意识,这是这本书中几乎没有涉及的,只有安娜·弗洛伊德的这句“分析师的责任是,把无意识带入意识,无论它属于哪个精神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