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著作是对原作的忠实呈现,非常清晰地阐述了他的观点。他通过使用催眠和自由联想等方法,揭示了无意识的存在,同时通过研究梦境、口误和错失行为等现象,认识到无意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溢出。他提出了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的心理结构模型。
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无意识指的是因为被压抑而无法进入意识层面的想法、欲望和其他深层心理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梦境、口误、错失行为等精神现象被视为无意识溢出的"症状"。从形成的角度来看,所有被社会文化和制度压抑的心理领域都可以被看作无意识的领域。这里所指的压抑并不仅仅是一种特殊的自我防御机制,而在自我机制的基本类型中,还包括其他无意识与自我调节本我和超我的方式,例如升华、置换、否认、反向形成、投射和理智化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无意识的溢出,还存在一些在我们形成自身之前就已经自动化的意识。然而,这本书中几乎没有讨论到这一点。只有安娜·弗洛伊德提到的"分析师的责任是将无意识引入意识,无论它属于哪个心理结构。他对三个结构中的无意识成分给予同等而客观的关注;当他开始启蒙意识时,他的立场与本我、自我和超我都是等距的"。因此,这种自动化的意识可以被理解为从亚里士多德到洛克再到现象学等理论中提到的未经审视而被接受的抽象概念(这涉及到定义和语言)。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还可以理解到当前无意识意识化的两种途径,即自我心理机制和外部建构机制。接下来是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这种结构起源于达尔文的进化论。弗洛伊德通过此提出了俄狄浦斯情节,并将许多现象解释为该情节的变体。然而,这种解释过于男性主导,过于依赖语言的可解释性。本我不仅包含最初的性欲望和繁殖欲望,还包括对社会认同的渴望。与之相呼应的是超我中的理想超我,二者共同构成了自我的动力。超我的行为规范不仅针对自己,还包括对他人的规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他人的某些行为会有反应(这是我之前没有考虑到的)。
拉康提出的"我者即他者"表明,我者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书中还提到"自我是不断生成的,它就像一个洋葱,剥开一层还有一层,最后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这与洛克提出的"白板理论"类似,即我们没有先天的观念,在我们自身形成时,是通过外界输入的,所以我们所做的只是无意识的他者。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非主流的人往往具有相似的形象。戴军所崇尚的弗洛伊德拉康哲学与自我心理学的抵制,在这个层面上是有意义的,不要盲目追求无意识的本我或自我。社会上正常的人更可能将自己投入到超我的部分。然而,否定自我的态度不一定要如此极端。尽管人们可能没有天生的观念,但人类具有自然赋予的思维模式是无可争议的。通过思考、反思和审查,我们可以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关系,进而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观念。这种意义上,我们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我们拥有自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