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我的探寻》这本书中,作者首先介绍了自我概念的起源,即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弗洛伊德的理论总结提出了一个新的人类心智结构模型,许多心理学家至今认为这个模型是最好的心智结构理论模型。
为了回答如何探索内心世界的问题,弗洛伊德创造性地提出了两张地图:一张是“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的心理结构地图,另一张是“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地图。在这个模型下,自我起到稳定人格结构的中介、桥梁和转化器的作用。
作者在理解了自我含义之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但合乎逻辑的观点:自我是一个由自身欲望和外部他者共同形成的生成物。作者从这一点出发对当下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他认为,今天的人们在追求自我时可能已经走入歧途。现代人追求的自我实际上是空无的,而在主流社会中为保护自我采取的防御性姿态使人感到安全的幻觉在心理上导致崩溃。
作者认为客体关系是支撑心理结构稳定的外部力量,比内部结构更本质。现代社会中各种心理疾病的爆发实际上是现代人为追求自我而与父母反叛、与朋友疏离并过着离群索居生活的结果。放弃客体关系等于逐步拆毁自己的外部心理结构,一个结构上崩溃的人免不了会抑郁。
作者指出,重建自我有两种途径,无论是寻找内心还是从外部寻找新材料,都依赖于客体关系的支撑性力量。这条寻找客体之路是自我意识建立和社会化的道路。
整本书基本上是对弗洛伊德《自我与本我》的解读,尽管这个理论已经不再流行,也面临嘲笑风险,但这本书充满了热爱和勇气。然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更偏向理论专著,不太浅显易懂,可读性相对较弱。另外,由于依托弗洛伊德的理论,论据部分在当下可能缺乏一些说服力。此外,关于如何重建自我的讨论部分有些遗憾,作者似乎没有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尽管存在这些问题,这本书仍能给读者带来启发,也让我了解了一些之前接触较少的心理学词汇,如“泛性论”、“生本能死本能”、“防御机制”和“自我心理学”等。
弗洛伊德虽然已经过时,但他永远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他提出的词语如“自我”、“超我”、“有意识”、“无意识”已经融入我们现代的语汇中,让人难以想象与不了解这些词的人交流。从这个角度来看,他永远不会过时。我仍然记得自己初中时在日系推理小说中第一次接触到弗洛伊德这个词时的崇拜和自豪!在那个时候,他的名字就像心理学这个新概念的代表一样。
对于对探寻自我话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即使撇开弗洛伊德不谈,这本书仍值得一读,它可能会给你打开新的思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