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燃尽自我的病人

1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

《走出自我认知的黑箱》是一本重要的心理治疗书,专为那些备受压抑、焦虑、失助之苦的成年人而设计。通过内心冲突的整合,该书能够帮助读者达成认知自我、宽容自我、改变自我等目标。作者周小宽女士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她运用专业知识和真实案例,一起探讨人 周小宽 2023-03-27 14:22:21
1 用写作重建自我

用写作重建自我

《用写作重建自我》是一部致力于心理自助的图书。在此书中,读者可以通过介绍的方法进行写作治疗练习,从而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自我发现和自我疗愈。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读者还可以创作出自己的诗歌、散文、家族回忆录等原创作品。此书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途径 黄鑫 2023-03-27 14:17:12
1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

张沛超是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最新力作如约而至。这本书由武志红主导策划,倾情作序,还得到了多位心理学大咖,如钟年、曾奇峰、吴和鸣和徐钧的联袂推荐。这本精品心理学课程已经超过50万次的学习量,可谓是一本热门的爆款。该书凝聚了作者多年的临床 张沛超 2023-03-27 14:05:00
1 拥抱你的敏感情绪:疗愈情绪,接纳自我

拥抱你的敏感情绪:疗愈情绪,接纳自我

。可能你是一位情感敏感者。你有能力敏锐感知他人的情绪状态,与此同时,也会承受他们的情绪。你有良好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不时会因为追求完美而过度苛责自己,导致痛苦难当。你持续感到紧迫感,认为必须不断前进,因此往往感到焦虑。本书旨在帮助你更好地处理 [英]伊米·洛(ImiLo) 2023-03-26 23:17:49
1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静观自我关怀:勇敢爱自己的51项练习

静观自我关怀(MindfulSelf-Compassion,MSC)是全球首个致力于增强个人自我关怀能力的培训项目。其内涵是:当面对深陷困境的自己时,就像对待朋友一样,给予自己关怀和善意。为什么需要静观自我关怀?因为当我们在逆境中找到静观自 [美]克里斯汀·内夫(KristinNeff)/克里斯托弗·杰默(ChristopherGermer 2023-03-26 23:15:57
1 成为自己的勇气:认知自我的情绪心理学

成为自己的勇气:认知自我的情绪心理学

为什么总是感觉不幸福?为什么越努力就越焦虑?为什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让我们努力活成别人告诉我们的“应该”成为的样子,却离真正的自我越来越远。如何逃脱这种迷失的状态,重新寻找自我和人生的意义?这本书将为您带来答案。通过穿透 风墟 2023-03-26 23:06:45
1 掌控自我

掌控自我

开始时信心满满,打算学好英语;立志早起打卡,但最终却因加班、应酬等理由放弃;减肥和美食之间的纠结常常困扰着自己;在手机上浪费时间,让学习、吃饭、睡觉等计划泡汤;求爱表白、面试应聘等机会也被内心的杂音拖后腿;情绪失控、意气用事时也常犯错,误了 朱建军 2023-03-26 22:49:03
1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心智化:依附關係.情感調節.自我發展

为了维护人类意识发展中依附关系和情感经历的重要性,四位顶尖精神分析师决定站出来,重新探索和改进心智化和情感调节的概念,将精神分析式心理治疗、发展心理学、依附理论和传统精神分析技巧结合起来。这四位作者从案例研究、最近的精神分析文献以及实践工作 彼得.馮納吉PeterFonagy/喬治.葛瑞蓋GyörgyGergely/艾略特.朱里斯特Elli 2023-03-26 22:26:48
1 自我的诞生

自我的诞生

很多人常常认为自我就等于自私,甚至把自我看做是可怕的东西。但其实,大部分人的痛苦都来自于自我尚未成形。这本书旨在帮助你建立一个强大和真实的自我。武志红老师将会带领你深入理解自我发展过程和难点,找出那些让你感到痛苦的问题的根源,重塑人际关系, 武志红 2023-03-26 21:41:06
1 发展的自我

发展的自我

让读者了解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会面临的各种情况和挑战。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心理学经典,更是一本关于人生意义和发展的启示录。李松蔚、李一诺强烈推荐本书。 [美]罗伯特·凯根 2023-03-26 21:35:39
1 自我的探寻

自我的探寻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创始人,他首次提出了“无意识-前意识-意识”这样的心理结构来证明“无意识存在”的存在。这个心理结构对应到人格结构上,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对无意识的假设,意味着人类的行为无论健康或病态,都 戴军 2023-03-26 21:19:34
1 再造“病人”

再造“病人”

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晚清以来中国人如何由“常态”变成“病态”,以及如何在近代被视为“病人”来观察、改进和治疗的漫长历史。在此背景下,“东亚病夫”的称谓不仅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因此,“治病”不再仅仅是 杨念群 2023-03-26 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