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晚清以来中国人如何由“常态”变成“病态”,以及如何在近代被视为“病人”来观察、改进和治疗的漫长历史。在此背景下,“东亚病夫”的称谓不仅是中国人被欺凌的隐喻,也是自身产生民族主义式社会变革的动力。因此,“治病”不再仅仅是医疗过程,而是成为政治和社会制度变革的核心。个体的治病行为也成为群体政治运动的组成部分。
作者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通过数十个相互关联的场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社会变迁的另一个历史侧面。这些场景包括西医传教士、助产士、社会改革者、坐堂中医、顶香看病人、走方行医者、政治家以及赤脚医生等各种人物,充分展示了近现代政治发展和传统医疗因素之间的复杂互动。
本书力求采用“情境化写作”的方式,充分呈现近现代政治演变与传统医疗因素之间的博弈关系。
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编,2003)、《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2006)、《何处是江南——清朝正统观的确立与士林精神世界的变异》(2010)、《五四的另一面:“社会”观念的形成与新型组织的诞生》(2019)等,主持《新史学》丛刊(中华书局版)及“新史学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