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1908-1966)是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和文艺评论家。他的一生涉及大量作品翻译,以精准表达和流畅文风为特点,善于使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因此享誉译坛。他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的著作,其中《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和《艺术哲学》等译作特别著名。他的翻译作品共有34部,约五百万字,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选》。此外,他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也收录于《傅雷文集》中,总字数达一百余万。
傅雷先生为人坦诚直率,性格坚毅,但在“文革”时期遭受迫害。最终在1966年9月3日的凌晨,他和夫人朱梅馥双双选择自杀,结束了悲壮的一生。在他生前留下的《傅雷家书》中,有他真实的性格和不经意的笔墨,不是为了发表而创作的文字。在“文革”后,很多读者通过他的家书才开始了解他的故事,甚至将这些书信看作比他的翻译作品更有价值的遗物。
傅聪是世界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出生于1934年3月10日,生于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
傅雷(1908-1966),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形成享誉译坛的傅译特色。主要翻译罗曼•罗兰、巴尔扎克、丹纳、服尔德、梅里美等法国名家名作,尤以《高老头》《约翰•克利斯朵夫》《艺术哲学》等译作最为著名,计三十四部,约五百万言,全部收录于《傅雷译文集》。一百余万言的文学、美术、音乐等著述收录于《傅雷文集》。傅雷先生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身后由次子傅敏选编出版的《傅雷家书》,则是他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文革”后的新读者,大多通过家书才认识傅雷,甚至把书信家傅雷置于翻译家傅雷之上。傅聪,世界著名钢琴演奏家,一九三四年三月十日生于上海一个充满艺术氛围和学术精神的家庭。傅聪童年时代断断续续上过几年小学,主要是由父亲在家督教。八岁半师从李蕙芳开始学钢琴,九岁师从李斯特再传弟子百器,一九四六年百器去世后,基本上是自学。一九五四年赴波留学,师从著名钢琴教育家杰维茨基教授,并于一九五五年获得“第五届萧邦钢琴比赛”第三名和《玛祖卡》演奏最优奖。一九五八年底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于华沙国立音乐学院,移居英国伦敦,只身驰骋国际乐坛五十余年,有“钢琴诗人”之美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既然自己没有这样的机会,索性找来《傅雷家书》看傅雷,傅聪父子在那个通信十分不发达的年代,即使远隔重洋,也没间断写信。你既然认了艺术做主子,一切的辛酸苦楚便是你向他的纳贡,怎能不把少牢太牢去做牺牲呢。艺术家一生都需要花时间来平衡艺术需要的高敏感和生活需要的顿感。...
民国时代留洋海外的旧知识分子,毕竟是有却几把刷子的。(3)可爱的吐槽“各行各业的文化人和知识分子,一朝没有出路,自己一门毫无成就,无法立足时,都可以转业为批评家;“据说明书金山寺高僧法海嫉妒白蛇所谓白与许的爱情,但一个和尚为什么无端端嫉妒青年男女的恋爱呢?...
无论如何,营养第一,休息睡眠第一。那个年代能出去留学,经济条件可想而知,但是傅雷依然在书信中反复强调“厉行节约”生活科学化,计划化,纪律化,假定有事出门,回来的时间必须预先肯定,在外面也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
从生活习惯,到衣着打扮,到待人接物的谈吐,到知识品味。二)艺术修养与家庭教育我还专门去听了傅聪弹的肖邦的夜曲。从家书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中那深厚的艺术修养。更何况,如果真心对你好,我会应该说,你做事马虎,不仔细,但不要紧,由着你。...
傅雷家书是最近读得最慢的一本书,上一次还是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罗生门》。而芥川的短篇小说,不过数千字,读完要费很大气力,芥川的用字考究,译本往往用语也很精致,享受这些美感的同时也有剧情的推进和反转,所以芥川的每一个短篇都是结构形式和内容的精品,就像一件花纹繁饰的瓷器,图案画、釉色和形体完美结合,妙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