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学者在北京、牛津、温州、杭州和上海五地进行了三年的对话。他们以项飙教授的个人经验为切入点,探讨了一系列超越自我的问题,其中包括中国社会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化、知识共同体、全球化与民粹主义、人类学方法论等。这本书是对话的记录,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和锻炼思维的方法。在自我过度强调的时代,我们如何明确自己的定位?在全球化时代,我们如何创造性地建立自己的小世界?在知识陷入僵局的社会中,我们如何回答大命题?
项飙,1972年生于浙江温州,1995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完成本科学习,1998年获硕士学位,2003年获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博士学位。现为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所长。著有《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技术劳工》等。吴琦,《单读》主编,前《ACROSS穿越》、《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一次将是烈火》译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一定要立场鲜明吗?社会科学是思想工具,不是解决方案,如果思想落地性极高,接下来的事往往交给工程去做了。学术方面上,我很难苟同人类学家整理人民的观点是缺乏研究者主体性的说法,在我看来,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就是要去除主体性的,主体性可能仅仅体现在选择的研究方向上,而不是研究方法。...
在新加坡做博后的经历。新加坡的研究和生活经历非常有意思,因为处在一个相对没有压力的状态,而新加坡小国的状态,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视角,不是泱泱大国的中国思维,不是老牌大国的英国思维。由此也激发我去读了另外一本书《李光耀观天下》,新加坡视角下的各个国家。...
说来羞愧的是,这本书算是自己阅读接触的第一本社会学或人类学的启蒙著作。如斯堪的纳维亚模式(北欧模式)、蓝领、紫袜子、范雨素事件、柏林墙倒塌、赤脚医生、遇罗锦离婚案、民粹主义……这些均是访谈中谈及的事件和概念,但在此之前如范雨素、遇罗锦这种连打字词条都会出现的事件我却不曾听闻了解,亦或是发生离我太久远的缘故吧。...
这本《把自己作为方法》,文字量约15万,采用的是访谈录的形式,我以为口语化的内容读起来会比较轻松。只是看下来,觉得也很稀松平常,并不比别的访谈录高明。还有论及知识分子及乡绅式的调查研究也很有特色。他主张以自己的经验作为问题和研究的出发点,推崇一种投入式的体验式的沉浸式的研究,它称之为“乡绅气质”的研究,以区别于一般知识分子的研究。...
不只是你一个人做得对不对,而且要看你做得事情和其他人是不是和谐。冲动是每个人都有的,关键不在于你有没有冲动,而在于你是不是让冲动推着你走。有些知识分子活在话语里,讲的是从一个话语到另一个话语之间的逻辑推演,也许和实际发生的事情相去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