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辩论使我反刍。这篇文章是看了一些评论的思考总结。
如果粗略地把世界上的知识分门别类,我觉得有三种:科学、艺术和工程。真正改造世界的是工程,而科学和艺术分别涉及到客观世界和主观人性的理论探索。
社会科学的知识分子有必要立场鲜明吗?我觉得应该有尖锐的左派或右派知识分子,以及向社会普罗大众输出思想价值的公共知识分子。但是,当左右两股力量相互制衡时,就证明了没有一种完美无缺的解决方法。社会科学只是一种思想工具,不是解决方案。如果思想能够落地,接下来的事往往需要交给工程去做。社会科学最大的特点是不确定性,因此,多元发展才是常态。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听到更多的声音,而我觉得项飙就是目前比较独特的声音之一。可能是因为这个环境下,爱讲空话的人和伪“实地考察”者太多了。
我认为对项飙的一些批评是有思考空间的。他的精英出身(温州、北京、牛津)在这个保守的时代可能是“原罪”。虽然项飙强调实证主义,但字里行间还是会给我一种悬浮感。有时候他好像因为距离而不太了解中国的一些东西,这对我来说是一种隔膜。
至于“乡绅”思想,我觉得这个概念的提出既结合了他自身的经历,又沿袭了社会学的一些东西。它是他学术方法实然外的应然。但是,在他的访谈中讲解得不是特别清楚。地方干部本应该是最接近这种理想状态的人物。但是,从我的感受来看,目前还没有达到,现在的环境下很难达到。
在学术方面,我很难苟同人类学家整理人民的观点缺乏研究者的主观性。在我看来,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是要去除主观性的。主观性可能仅仅体现在选择的研究方向上,而不是研究方法。在如此强调白话叙述的前提下,却冒出了许多学术语言。我觉得这可能是访谈的原因。普通谈话是可以的,但是这个访谈从项飙的人生经历展开,学术在其中占比太大了,很容易被引出学术用语。
幸运的是,我是因为对项飙的认识来阅读这本书的,而不是回应当下年轻人精神困境的宣传。在我看来,这种困境和解决方法可能都很明显,因此没有必要强调通过年轻人自身改变来解决结构性问题。我对读这本书的预期不奇怪,感觉很不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