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我的书《寻路中国》记录了我七年间在中国领略乡村和城市的驾车经历。这七年正是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的时期。仅在北京,每天就有一千多人申请驾照,其中有数年乘用车销售额的年增长率超过了百分之五十。中国政府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为乡村铺设了超过半个世纪总量的公路里程数。这本书有几个线索,包括我沿长城从东海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旅行经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高速发展而发生变化的乡村,以及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这些描述反映了中国发展中最重要的变化,即由农村转型为城市。《寻路中国》追踪经济发展的源头,探究个人对变革的应对。通过叙述普通中国人的经历,这本书展现了中国变革的实质。我跟踪变化的方式不仅是听他们自述,还会仔细观察他们的故事,这些书横跨了我在中国十年的时间,从1996至2007。这十年间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之一,中国经济实现了腾飞,对外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邓小平去世后也是十分重要的十年。在这十年间,重大政治事件和强力领袖开始退出历史舞台,推动中国巨变的是普通人,如迁移到城市的农民、创业的企业家等,他们的能量和决心决定了中国的未来。我的三本书反映了他们的故事,从《江城》到《甲骨文》再到《寻路中国》。
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他成长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哥伦比亚市,在普林斯顿主修英文和写作,并取得牛津大学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海斯勒曾自助旅游欧洲三十国,毕业后更从布拉格出发,由水陆两路横越俄国、中国到泰国,跑完半个地球,也由此开启了他的旅游文学写作之路。海斯勒散见于各大杂志的旅游文学作品,数度获得美国最佳旅游写作奖。他的中国纪实三部曲中,《江城》一经推出即获得“奇里雅玛环太平洋图书奖”,《甲骨文》则荣获《时代周刊》年度最佳亚洲图书等殊荣。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观”这类书过去看过美国传教士明恩溥的《中国人气质》。明恩溥书写的是清末民初时期中国人的心理状态。应该说何伟的心思很细很缜密,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基层中国人至少在表面上开始信仰宗教;当他看到中国农村越来越稀疏的人口和荒芜的土地时,他仿佛比我们更惆怅……...
1⃣️结尾处何伟特意说本书是非虚构文学作品、通过书里他谈到对斯诺的看法、或者是开头屡次流露的对意识形态的评价、都可以看到何伟的写书态度、是我戏称的以时间换空间。他是用大量时间在一个空间实地生活、工作、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呈现这样一步非虚构文学作品、虽然何伟是记者、不过这并不是一步新闻作品;...
改革开放让农村大量的人外粗务工,留下一片凄凉的故土和孤零零的城墙,何伟早在2000年代就意识到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可能会面对何种威胁。在怀柔一个偏远小镇,三岔村,作者最打动人的地方就是他用了很长的时间与本地的农村人交流,尝试了解这些人的过去,了解他们现在在想什么,并理解他们如何去适应快速的城镇化发展。...
整体感觉作者是喜爱中国的,甚至是深沉爱着中国大地上的人们和事物,作者自学会了一口比大多数中国人还要流利的普通话,开着租来的车自驾去往自己感兴趣的城墙、村镇和城市,真正沉下心来,深度融入当地环境,不是浮光掠影式观光客式旅游,或是以放松身心为目的的旅行,而更像是社会新闻记者一样,积极介入当地人们的生活当中,所看所闻转化为所思所想,写出文章来。...
你此时敬烟,彼时便会收烟,一敬一收这个过程就建立起了某种层次的沟通和交往通过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第一部城墙是我不熟悉却又向往的北方,和作者有一样的感受第二部村庄看完最大的感受是北方农民的质朴,同时因为是农民,乡村的生活更教会他们坚强第三部工厂感觉最负面的一篇,但其实是揭露经济发展背后的负面影响,大家只看到那个地方的正面发展,殊不知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