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大学寄托了万千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如今一系列专项招生计划也为更多学子打开了机会之门。然而,金榜题名之后,学子是否如想象那般顺遂?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在毕业出路和职业前景上的差距是如何拉开的?
通过对位于京沪的两所重点高校毕业班学生的深度访谈,本书揭示了大学生在上大学过程中遭遇的一种隐性的挑战:是否洞察大学场域的“游戏规则”,掌握其中“默认”为常规的一系列认知和实践模式。本书指出,家庭背景优势不仅带来了雄厚的物质支持,更意味一整套关于“上大学”的文化技艺的传承,这使得出身优渥的大学生得以在白热化的出路竞争中抢占先机,而家境平平者却更容易与机会失之交臂。
本书也关注了意义感在出路获得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在当前的制度背景下,内化主流价值信念、扩充“文化工具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走出生涯目标迷失的困境,从而更高效地利用大学资源,获得生涯出彩机会。
自中国教育社会学重建与高校扩招以来,探究大学入学公平问题的研究在不断增长。郑雅君往前迈了一步,将重点从入学转到了学生经历大学生活与“探寻出路”的过程。她从国际知名的社会学家那里汲取了有力的概念工具,深入到中国的具体情境中去理解农村贫困学生的大学经历,探究了价值话语、机会结构与个人动力如何在家庭主义传统与市场经济交织着的社会转型期塑造他们的观念和决策。这本书是对中国教育社会学的重要贡献。
—Gerard A. Postiglione(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荣誉教授)
从文化社会学视角切入受教育者的分类,是书作者提供给学界的一个知识亮点;无论人们是否同意它的结论,它将给教育学和社会学提供更多有用的思考。
—周怡(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很多人把考上大学雅君则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箱,指出“上大学”是一种“技艺”,经过层层选拔而胜出的相对弱势家庭孩子,可能因为文化障碍而经受更深刻的困扰。这本书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学中这些困难学生的迷茫与苦痛,更促使我们去反思大学教育,以寻求更加包容与公平的大学社区。
—余秀兰(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当社会舆论还在争辩不同背景的青年如何才能公平地走向社会的时候,雅君的这份教育与文化社会学专著已经深化了这场争论,不仅打开了高等教育过程的“黑匣子”,而且呈现了其中的异质性。相信这本书的文化关怀和深刻意义,不仅适合学术工作者阅读,更适合广大的学生、教师和家长一起思考。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微信公众号“社会学理论大缸”创办人)
我在上大学之后,长久地困惑于两个问题:我与其他同学高考分数都差不多,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异如此巨大?是不是有某种东西是高考试卷分数所反映不出来的?直到我读完本书,我才恍然大悟—“上大学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差别的传送带,而是高等教育阶段的又一重隐秘的筛选过程,一种与家庭背景紧密相连的、难以在课堂上学到的技艺”。本书直接洞穿了大学生所面临的窘境。所幸的是,雅君学姐提出了应对之法,这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避免走弯路的金玉良言。
—陈建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
阅读完这本书,我之所以感到慰藉并受到鼓舞,是因为我终于明白,学生生活中出现文化障碍的现象是个有规律可循的社会事实,我们每个人无论是经历过哪种文化障碍的状态,都不是孤单、羞耻的。我真诚地推荐和希望更多的人去阅读这本书。
—孙露(兰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硕士生)
作者郑雅君,1990年生,甘肃张掖人。毕业于复旦大学社会学系(2009-2014)、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2014-2017),分别获得法学学士、教育学硕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2017-)。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教育公平与学生发展。曾两度获得中国社会学会颁发的“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2014、2015),首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优秀学位论文奖”(2017),北京大学“高校学生发展与就业”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2018),“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2014),“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17)等荣誉,博士论文获得香港田家炳教育基金资助(2017-2021)。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尤其是第五章中的四象限分析,太好了。直觉依赖也不是说完全追随“猪的欲望”活着,这里的直觉更像是一种在更为复杂的大学场域中因为对规则的不熟悉导致的一种调动工具理性的失灵,体现为“浑浑噩噩,丧失理想动力”作者在分析为什么会产生在不同家庭背景更与这两种模式存在“相关性”事后,调动了很多理论,比如父母带来的“文化资本”啊,比如是否有意识在“社会性”上投入啊,但我觉得第六章中分析的“文化脱欠”和“文化迷失”更犀利一些。...
还剩两个月就要毕业的我,读完了这本书,相见恨晚。书很好读,有很多很多想要摘录下来的语句,也有很多启发性的观点!更让我痛心的是,作者指出:“学校教育系统隐性的文化要求与阶层文化不相兼容,而是系统性地与优势阶级的主流文化相一致。”...
虽然整体读来解释得通,但总觉得有为布迪厄作注脚之遗憾。农家子弟上大学过程是否只能被解释为场域剧烈转换的过程?根据最近我们的访谈发现,文化中产化层面的发生比较普遍,农家子弟上大学融入城市的过程可能并非在一个限定游戏规则的竞争性场域中完成,更可能是一个分享、模仿、探索的过程,甚至可能是一个仪式过程。...
在那些没头没脑、浑浑噩噩的大学生活里,我内心总有一种矛盾拉扯带来的焦虑与不安,然后一次次用“车到山前必有路,桥到船头自然直”这样的言语来劝自己达观,但其实可以隐隐感觉到自己在逃避。“漫无目的地生活其实是一件没有效率的事情”,没有目的的日子里,囿于自我眼界局限,依照习性惯性看似有条不紊地生活着,实则大多数在东张西望。...
布迪厄理论其实引进国内很久了,继承涂尔干和马克思韦伯,虽然布神没有多火吧,然而单凭布神一人的理论不知道毕业了他身后的多少硕博。前两天看朋友圈转发的文章,寒门子弟名校的,就猜到原因是文化错配了。不过这本书写得很丝滑很扎实,是很好的布神社会学本土化范例(其他国家也有布迪厄社会学的本土化,比如美版不平等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