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两个月就要毕业的我,读完了这本书,相见恨晚。书很好读,有很多很多想要摘录下来的语句,也有很多启发性的观点!书中对于弱势阶层学生遭遇到的文化障碍描绘得十分真实,真实到让因为看到那些同样陷入焦虑和自责情绪的受访者而心痛。
更让我痛心的是,作者指出:“学校教育系统隐性的文化要求与阶层文化不相兼容,而是系统性地与优势阶级的主流文化相一致。”我开始明白学校教育影响了我的很多情绪体验和关键选择。不过,作者启发我不能陷于困境而不自救,而是要基于本书展开自反性的分析,从而“松解那些本不必要的自责、羞耻和负罪感”“发挥能动性去突破困境、赢得转机”。
书本在最后为寒门学子提出的每一点建议都很具有人文关怀,虽然我的学生生涯即将结束,但这些建议还是极大地宽慰了我,仿佛解开了我一直以来的心结。建议部分的最后一点提到,寒门学子可以“发挥好自己的文化身份和过渡经历带来的独特优势”,这让我想到我关注的老师发过的博文:“最近我开始觉得庆幸自己能有农村和小乡镇的根基,一步步走到更大的世界,却从未完全脱离过。这对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或许会是很大一笔宝藏。”这样的观点曾在我迷茫无措时让我摆正了自身的心态,争取化劣势为优势。
或许我也不必着急抹去我的出身为我带来的种种窘境,也不必久久懊悔于我曾错过的良机,而是自信坦然地接受我所拥有的一切,平和地记录下我的所思所想,而我所有的经历记录,于我自己和后来者而言,都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