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道德层面上,指出于个人的自由意愿而完全承诺接受或完成某件事情。法律层面上,指由父母或监护人给予的结婚许可。
最初,我认为这是一本小说,充满着幻想,人物的经历、内心都不过是极致描绘出的产物。在阅读时,我甚至会感慨道:“这个作者真会讲故事,写得就像真的一样。”但当阅读进行到了后期,我猛然意识到,这一切都是作者亲身经历过的伤痛,震惊与愧疚充斥心头。
上帝视角的读者很难和当事人产生共情,我似乎总是恨铁不成钢,带入了一些“大家长”的影子。
为什么你都发现他是这样一个坏男人,却仍然不离开他
然而,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个体,不同的成长背景造成了不同的性格与心理,无视一切的批判显然是高高在上的。
而后,我又陷入了长久的焦虑之中。因为G.M带给作者的,除了在其年幼无知时的似爱非爱,还有的便是深入骨髓的控制。语言、生活,乃至之后的一切,作者仿佛丢失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心甘情愿地成为了“爱人”的附庸。而周遭的所有人,对此几乎都是秉持着乐见其成的态度。
成为大作家的“缪斯”是多么一件幸事,哪怕丢失了现实中的自己,化身为书中的理想文字。
这些人,以G.M为代表,原谅我不知道该如何称呼他们,是称其为恋童癖还是针对儿童的性犯罪者。他们选中那些敏感、孤独、缺乏家庭关怀的孩子,将自己包装成拯救者介入他们的生活。
这简直一本万利。这些孩子缺乏家庭关怀,因而很容易被来自他人的些许的善意所感动、沦陷,再加之他们往往不善于与他人交流,与社会的接触也较少,在遇到超出正常的行为时通常以沉默代替反抗,而沉默便意味着同意。
在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G.M只是爱着青春期的人,他在潜意识中认为和少男少女交往,能够使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但这也仅仅只是交往,无论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如何美化自己的行为,也无法洗脱其引诱未成年人的本质。与《洛丽塔》中的男主不同,G.M对于少年人更多的是控制与占有,将他们看作是物件,可以随心所欲地亵玩,他们不是具有自主意识的人,更遑论得到尊重了。
在全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其实是作者的母亲,我认为她是个矛盾的个体。她可以为了孩子离开自己的丈夫,可以为了孩子放弃正在交往的男性,曾经迟疑过但最终仍然默许了G.M与作者的关系。她似乎是女性解防的先锋,但又带有着时代浓浓的烙印。
在最后,作者鼓足勇气写下了自己的遭遇,然后请母亲阅读这本书的手稿。在作者的心中,母亲的反应比任何其他人的都更加重要,而她的母亲回信道:“什么也不用改。这就是你的故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