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年的“杜拉斯文学大奖”被授予了《悠悠岁月》,这部小说采用独特的“无人称自传”方式,既展示了作者的回忆,也鼓励了读者回忆,通过共同的生活经历来揭示时代的变迁,唤起人们的共鸣。小说详细地描述了风云变幻、饮食服装、家庭聚会,甚至个人隐私等各个层面的生活细节,以简洁生动的语言为其注入了灵魂。借助个人的经历,小说折射出了集体历史的记忆。小说的时间跨度漫长,涵盖了60年之久,因此无论读者的年龄层次,都可以从中发现熟悉的内容和清晰的回忆。
安妮·埃尔诺(1940—)是法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她起初在中学任教,后来在法国远程教育中心工作,退休后继续写作。埃尔诺从1974年开始创作,至今已出版了约十五部作品。《悠悠岁月》这部历经二十余年思考和推敲的杰作,使她当之无愧地居于法国当代第一流作家之列。译者简介:吴岳添(1944—),江苏常州人。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研究员、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作品有专著《法国小说发展史》和《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译著《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和《社会学批评概论》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她用自己的印象、“回忆日记”重建一个共同的时代,以恐怖的语言天赋整合了几十年欧洲(世界)宏大时间图景里态度、观念、话语、词汇、物品、思想的演变。她在所有人的语言里写作,通过无人称的个人叙述识别连贯的集体记忆。...
我的理解,这应该趋近自传,作者很厉害的是,几乎每个片段、阶段、瞬间,都能用抽离的语句,带出当下的感受,既有回望时的那种距离感,也渗透着当时的感受,因为毕竟年代和国籍差距太大,“照片”与“照片”外经不经典,不好说,但那份岁月滑过的“痕迹”真的感同身受。...
原以为这是一本薄薄的小书,应该很容易读。从一开始的看不下去,到最后慢慢看出味道。这种不适应大概是因为在写作手法上的先锋性,其实也是本书广受赞誉的原因。在如流水账的片段似的文字里,既有高度浓缩的现实,又有精致的细节,还能令读者感受到作者经历人生的长河后沉淀下来的对社会、对政治、对人、对性的独特感悟。...
战后的社会,同样经历着物质和教育的贫瘠,人们对于艰苦年代的不断回忆,淳朴简单的道德观快速“进步”的社会,也有着一切想要先进、想要“发展”的强烈愿望,那似乎是个黄金时代,却也孕育着之后的疯狂和失控高度“物质化”、消费主义的社会:伴随着追求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日渐空虚思想多样、进取,开放化的社会,一切的“解放”,我们似乎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至少似乎没有经历过其中“革命”的部分,但也经历过小时候接触到的东西很窄,社会上批评崇洋媚外,到后来可以接触到各类丰富的国内外的书和电影,拜金已经不在被人judge的转变麻木、虚...
但是,抛开社会思想因素对女孩的影响不谈,我觉得这里还是写出了大多数人的成长经历,就是从对社会规范的不合作,到乐于合作。我觉得,过于放纵的自由,带来的反而是精神上的虚无,而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放在社会规范的保护下,可能内心与灵魂才会更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