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这本书的原因是作者对生活的精确观察,对一些状态的描写让人非常有共鸣。书中准确再现了不同年代的情况,时间跨度以及与历史、社会的联系让人感受到了生命和世界的宏大。
困难的部分是自己对法国了解甚少,导致书中出现的大量人物和概念都不了解。积累了很多不了解的事物,在读到后面会感到疲惫。
尽管与作者生活年代和国家有很大的差异,但惊讶地发现彼此人生中有很多共同之处。战后的社会,同样经历了物质和教育的贫瘠,人们对艰苦年代的回忆,淳朴的道德观培养。
快速“进步”的社会,也有着强烈的想要先进和想要“发展”的愿望,看似是个黄金时代,但同时也孕育出疯狂和失控。
高度“物质化”和消费主义的社会带来了追求的快乐,但也带来了精神上的空虚。
现在的社会思想多样,进取,开放化。虽然我们可能没有经历这个时代,至少似乎没有经历其中的“革命”部分,但也经历了小时候接触到的事物非常有限的情况。社会上批评崇洋媚外,后来我们能接触到各种丰富的国内外书籍和电影,拜金已经不再是被人批判的转变。
麻木、虚无和迷茫的社会与现在很相似,我们不关心政治的程度不如以前,而作者对这些问题的麻木和失望程度肯定要高于我们。
阅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之一是明白了很多我们习以为常、一直以为如此的事物,并不是一直如此,而可能是近期才出现的。现在的模样是在历史中不断演变而来的,每个十年都有其演变的原因。
疑似未来会发现的相同之处有两点,对年龄认知和挽回生活中记忆的愿望。对于年龄的认知似乎没有一个明确的“分水岭”,时间的推进是非常自然的,事情的发生都紧密相连,直到有一天,我们会“恍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而在年轻时,我们觉得不会变成四十多岁的那种模样。六十多岁时,觉得自己还没有那么老,觉得和四十多岁、五十多岁没什么区别,但在他人眼中已经“老了”。
对时间流逝和记忆被遗忘的不安感,有希望挽回生活中记忆片段的愿望。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且非常不同的两个方面是法国人对社会生活、时代、政治与世界的参与度,以及作者丰富的文化生活和丰富的话题。相比之下,我们对外界和世界的觉察显得相当贫瘠。
此外,作者对“女性”身份的强调也与我们对这一身份的淡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作者从小就以一种非常女性化的方式生活,关注身体、性、婚姻、离婚等对女性重要的问题,毫不掩饰地将这些问题使她在中年时期能以高傲的态度面对“女权”论调。但在当下的中国,我们是否因为对这些话题的社会漠视和压抑,反而让“女权”思想变得极端,容易引发愤怒和撕裂。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