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是一位著名的女性主义代表作家和自己的人类学家。她的简体中文版全新修订已经上市,译稿经过精心打磨,展现出原著的独特写作风格。在她的毫不妥协的写作中,成千上万的男人和女人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感受到了她所传达的勇气和临床医生般的敏锐。
安妮·埃尔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她写给一个女人、一位母亲的简短而痛苦的"安魂曲"。这本自传体小说深入探索了母亲和女儿之间这种既脆弱又不可动摇的纽带,以及失去所爱之人这一不可避免的事实。小说生动地描述了一个曾经充满活力和独立的女人在老年时的残酷现实,以出生在诺曼底小镇、死在巴黎郊区医院的老年病房里的女人为原型。
这部致敬作品涉及到所有女人的故事。安妮·埃尔诺以她独特的方式刻画了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关系,并勇敢地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她一直探讨在性别、语言和阶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的生活,并以外科医生手术刀的精准度把故事讲述得深刻动人。
《局外人》和《安详辞世》让人联想到加缪和西蒙娜·德·波伏瓦的经典回忆录。而安妮·埃尔诺则成为了新自传文学的女王。她的书籍值得推荐给每一位寻求真正意义的读者。
安妮·埃尔诺(AnnieErnaux)法国当代著名女性作家。1940年生于法国诺曼底的一座海滨小城。她出身于法国贫民阶层,父母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小食品杂货店。为了使她脱离卑微的社会阶层和恶劣的生存环境,父母尽己所能,不分昼夜地工作,将她送进大学听讲“柏拉图”。然而当她真正地实现了“梦想”,上升到所谓的高等阶层时,她却与父母产生了无法调和的隔阂,永远地与那个她所出身的世界分离了。埃尔诺无所畏惧地记录了自己的经历,以及对社会和集体记忆的清晰看法。她的作品采用白描式的中性写作,极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其作品《一个男人的位置》曾获1984年法国勒诺多文学奖,《悠悠岁月》曾获2008年法国杜拉斯文学奖。迄今为止,她共出版二十余种作品,被译成十几种语言。她的全部作品被授予“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奖”(2017年)、西班牙“福门托尔文学奖”(2019年)、“伍尔特欧洲...(展开全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没有复杂的句式,没有华丽的词语,作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对妈妈深切的感情。我看到了一个自负的女人,随着社会的进步变得战战兢兢,一台洗衣机、洗碗机都让她感到受到威胁,害怕被取代。我也看到一个从精明能干、风风火火,变得把人和事一件一件忘掉,失去记忆和尊严的女人。...
在iPad上读的时候只觉得无聊,但纸质是完全不同的体验。在她身上,有着千千万万个女人的影子。她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奶奶,作者对母亲的回忆,无一例外地将她附着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却罕见她自己。结果是“我现在写着这本书,眼前呈现的一会儿是一个好母亲的形象,一会儿又是一个坏母亲的形象。...
疏离来自于子女与父母之间,也来自于不同生活方式、不同阶级之间,来自于社会普遍性的期待与个人追求自我实现、追逐自由之间,而异化恰恰是从这些疏离中诞生出来,你所追逐的并不是我所向往的,你所仰望的并不是我所乐见的,你所期待的并不是我所喜爱的,你的锦绣华裳,于我却只是沉重皮囊,“她最深层的欲望是给我一切她曾经想要而又要不到的东西”,“我做了一切可以让我女儿幸福的事情,可她却没有因此而更加幸福”。...
去年看了一个记录片的片段,具体是什么纪录片忘了,画面里有很多德国的农民,那些农民看起来很愚昧。导演问他们知不知道二战,他们眼里露出迷茫。对我好归对我好,我发现她们其实活在巨大的集体无意识中,亦步亦趋的生活而已。...
读五年级后我开始跟着父母生活,母亲十分爱唠叨,爱操心,又非常节俭,舍不得吃喝舍不得花钱,叛逆期的我遇上母亲的唠叨,最终演化为不停的争吵,我常常觉得母亲烦。在与母亲相处的问题上,我是矛盾的,我想远走高飞,摆脱她,却又舍不得离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