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经历了革命、战争和帝国主义侵袭等混乱局面,这些巨变也大量发生在城市中。铁路、电报以及共有的城市心态将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连接成为一个竞技场,市民们针对时下的一些大问题纷纷争论——寻求社会和谐与国内和平、保护人民和国家主权、探索一个特有的现代中国社会。人们卷入这些矛盾之中,意识到军阀的来往、抗议者的游行、知识分子的言论,以及工厂的开闭都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史谦德通过检视1920年代北京居民如何应对由流动的士兵和政客、思想、资本、技术剧烈的运动所带来的变化,来剖析北京这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他通过研究人力车夫、警察、工人、僧人等群体的政治经历,揭示了时代的力量是如何被普通人感知到的。这幅20世纪初中国城市社会的画像,强调了在群众运动、集体政治、戏剧、示威活动、报纸以及茶馆社交等城市文化活动的训练下,普通市民的政治素养日益成长。令人惊奇的是,在学习新的生活、工作和政治参与方式的同时,许多旧社会的东西仍被保留下来。虽然看似一切都变了,但其实一切也没什么变化。经历过动荡的年代,北京建立了一座桥梁,将传统的行会和士绅精英的世界与现代世界的社团主义和干部联系在了一起。
史谦德(DavidStrand),美国狄金森学院查尔斯·A.德纳(CharlesA.Dana)政治学教授。1979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著有《北京的人力车夫:1920年代的市民与政治》《未竟的共和:近代中国的言行表率》等。周书垚,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教育学硕士。译有《上海秘密战》《拜占庭的成就》等。袁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教育部基地)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边疆民族研究所所长。著有《边疆的背影:拉铁摩尔与中国学术》,译有《烧钱:中国人生活世界中的物质精神》《危险的边疆:游牧帝国与中国》《假想的”满大人”:同情、现代性与中国疼痛》等。周育民,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中国帮会史》(与邵雍合著)、《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史海试勺——晚清史管窥》、《上海通史》(第六卷)等。翻译或校译《中国民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