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芙芸揭示了在中国中心视角下,卫生如何成为19、20世纪中国现代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将“卫生”并将其放置于天津这个繁忙的通商口岸环境中。在19世纪末之前,“卫生”通常与饮食、冥想和秘方药相关,被翻译为“卫生的”、“清洁的”、“健康”或“公共卫生”。然而,随着帝国主义的到来,卫生变得更为复杂,不仅仅与身体健康有关,还涉及到国家主权、科学实验、身体净化和民族适应性等领域。罗芙芸的研究揭示了卫生的现代性如何影响了城市发展,其对于中国人对于现代世界卫生需求的认知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罗芙芸(RuthRogaski)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1996-2003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2004至今在Vanderbilt任副教授。罗芙芸主要研究中国清代与近代历史,包括东亚近代的医学史、城市史、妇女与性别史、社会文化史等方向。目前正在撰写TheNatureofManchuria一书。《卫生的现代性:中国通商口岸卫生与疾病的含义》于2004年出版,先后获得“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奖”“美国亚洲研究学会列文森奖”“伯克夏女性历史学家会议年度最佳图书”“美国医疗史学会韦尔奇奖”。译者简介:向磊,硕士,毕业于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年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长期从事人文社科类图书的选题策划与编辑工作。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