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的教材,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社会学批评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模式,以及从精神分析批评到文本社会学批评的发展过程。本书提出并完善了文本社会学批评理论,并结合大量20世纪经典作品,进行了多层面的批评个案研究,使理论阐释变得生动、丰满。同时,本书还附有大量参考书目及内容简介,对于文学专业的师生和研究者具有阅读参考价值。
本书探索了一种更为全面的文本社会学批评,将重点转移到作品的语言结构方面,并结合了社会学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形成了一种更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齐马认为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可以表现为语言的问题,而社会生活首先是通过它的言语方面与文学发生联系的。
齐马的文学社会学理论具有实践性、批判性和辩证性三大品性,为当代语境下文艺学学科定位和建设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指导。本书从社会语言环境出发对一些文本进行了详尽的评述,对文学批评的发展和启迪我们的思路无疑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皮埃尔·V.齐马(PierreV.Zima),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曾在爱丁堡和巴黎攻读文学社会学,1983年起在奥地利克拉根福担任比较文学教授,是当代具有批判、辩证和创新意识的文艺理论学家和批评学家。代表作有《文本社会学》(1980)、《小说的双重性:普鲁斯特、卡夫卡、穆齐尔》(1980)、《小说的无差异性:萨特、莫拉维亚、加缪》(1982)、《文学社会学批评》(1985)等。◎译者介绍吴岳添,1944年生,江苏常州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现任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曾任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1986—1987年在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进修文学社会学。主要成果有专著《法国小说发展史》《法国现当代左翼文学》《左拉学术史研究》等,译著《论无边的现实主义》《苔依丝》《我们为什么忧伤:法朗士论文学》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