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世达近三十年最受关注作品——《我是个怪圈》,全书贯穿着探究“我是谁”的主题:
当我们开口说:“我……”,这个主语是谁?自我又是什么?“我”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自我、一个灵魂、一个意识、一个“我”,是否纯然从物质中诞生?意识可以复制吗?机器会困惑吗?机器能够知道自己困惑吗?
在家喻户晓的《哥德尔、艾舍尔、巴赫:集异璧之大成》(GEB)一次全新阐释与扩写中,侯世达回答了这些重要的哲学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这部作品承载着作者遭遇个人暗夜后的认真反思。
侯世达用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和数学哲学等学科知识,探究了自我指涉怎样刻画心智。全书论证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心灵、大脑、符号、模式、文字游戏、自我指涉和意识都有着怪圈的本质——一种自我强化的“共鸣”现象。
30年后,侯世达再次回到自己最有发言权的领域,发表了这部被誉为人类意识探险中最为重要的挑战的作品,《我是个怪圈》。
——《凯文·凯利》
——《科学美国人》
——《新科学人》
——《时代》周刊
丹尼尔·丹尼特曾说道,“你会返航,30年前,我不懂得心智建模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现在我明白两者截然不同,并把精力专注于通过计算机建模来理解人类心智。我认为自己是一名认知科学家,而不是人工智能专家。——侯世达
心灵、大脑、符号、模式、文字游戏、自我指涉与意识——这就是全书所论述的主题。
侯世达DouglasRichardHofstadter,1945—又名侯道仁,美国当代著名学者、认知科学家。侯世达生于学术世家,其父罗伯特·霍夫施塔特(RobertHofstadter)是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其父在斯坦福大学任教,侯世达在斯坦福大学长大,并于1965年毕业于该校数学系。1975年因发现了侯世达蝴蝶(Hofstadterbutterfly.)取得俄勒冈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77年加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计算机科学系,80年代初他与辅导的研究生组成的“流动类比研究组”(FluidAnalogiesResearchGroup,FARG),尝试为人类心智过程建模,开发有Jumbo、Seek-Whence、Copycat、Tabletop、Numbo、Metacat、Phaeaco、LetterSpirit、S...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
侯世达几十年前就发现,发端于古希腊人而为我们最为看重的符号推演,并不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所在。今天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早已证明了侯世达目光的前瞻性。当然,这本书里对我冲击最大,我至今未能理解和接受的观点,来自于侯世达引述帕菲特的猜测,也就是:个人的同一性其实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