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相比《GEB》好读很多,整本书内容相对连贯,对问题的讨论也更深入。
关于意识,几年前有一个困扰我的问题:“意识上传的那个我是我们自己吗?”不久之后,我得出了结论:不是。
这个结论让我在某些方面站在了与作者相对的立场上。在解释为什么会这样之前,我要先讲讲这本书写了什么。
迈向“怪圈”的第一步是改变我们的观念,将宏观层面上不可见的符号碰撞个人意识神圣的宗教属性被消解,读者也就踏入了关于意识解释的科学领域。
整本书的精华体现在三个非常贴切的类比,侯世达用这三个类比来证明自己的理论: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能够照到自身显示屏的摄像机/一打信封中间能被感知到但并不存在的玻璃球。
-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揭示了一个足够复杂的形式有表达其自身能力,从而以一种理性推理的方式证明了人脑活动是神经冲动的集合而能出现意识和自我。
- 能够照到自己显示屏的摄像机,承接上述,摄像机与显示屏之间的连线足够长,以致于它能完整地照到自己。这个比喻让我想起我们对自己的意识是如何产生的迷茫。
- 再增加一台这样的设备,这是对我和他人的模拟,当一台摄像机同时对着两台显示屏,就会出现两个怪圈。在这之后,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得出了一些结论,也是我对他观点不认可的地方。
- 一打信封中间能被感知到但并不存在的玻璃球代表着“我”是一种错觉,是脑内符号世界活动的副产物,起源于物理边界的作用。我们能感知到“我”的存在,但又无法合理地解析它,借此我们可以反驳自由意志的问题。
如此一来,“我”就被解释清晰了,一个能观察到自身符号运动的符号。它参与符号运动但又高于符号运动。
现在来讨论一下“意识上传的那个我是否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按照作者的观点,他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他通过描述和妻子在思想方面的融合来证明“他人的部分我也存在于我的大脑里,并没有死去”。这种超越物理界限的意识共同体的美让我想起《Lain》。但其中存在一些问题,作者自己也提到自己脑海中他人的“我”是较低分辨率的拷贝,而我脑海中的“他我”是不具备怪圈的能力的,也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自我改进,也不能被原意识捕捉到。而不存在我身体内的“我”本质上是和我行为相同的他罢了。侯世达关于“我”分布在他人之内的说法大约是在描述他人对我的符号可以作为代表我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但这并不能让他们替我成为一个怪圈,他们只能通过间接的作用来成为“我”反馈中的一部分。
对于这种不一致,我甚至觉得这很可能是个人经历导致的,一个人是否对社会生活有积极的态度,是否能感觉到自己融入在集体当中,可能会影响判断。
至此,我对这本书内容的介绍和质疑就结束了,省略了一些作者的细碎想法,比如生物的“灵魂”数值表,又或者是作者在开头和“对方辩手”关于无机材料能不能产生生命的论战,也挺有趣的,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自己去看看。
除了内容,侯世达的书里也透露出很强的自我(也可以说是自我意识过剩)。这种自我展露对于一本学科科普书而言无疑是多余的,但我对从中看到的他却很难讨厌起来,唉。
接下来或许会先放一放,看完侯世达的书后,再换个口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