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拖拉拉了好一阵,昨天才终于把侯世达的《我是个怪圈》看完了。这本书既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又是相当个人化的表达,所以有的人喜欢,有的人不喜欢。
在意识哲学方面,我从中收获极多。
自我指涉的超越性,来自于底层系统表达能力的强大。比如,正是因为自然数运算体系巨大的能力,才使得哥德尔通过配数法以及蒯因式的自指表述,绕过罗素在《数学原理》里通过类型论的严防死守,得出了不完备性定理这个意义极其深远的结论。这种超越性的层层累加,才最终产生了意识这种东西。
在生命的基底层,对于数量极其庞大的基本粒子的运动,即便我们得到统一所有基本作用力的“万物理论”方程,其实也没有实际的意义,因为决定我们行为的变量,潜伏在亿万粒子的计算项里,而99.999999999%的巨大计算量,最终只不过是消去而已。就像你不能真的自底向上,用物理来计算化学,用化学来计算生物学,用生物学来计算心理学,用心理学来计算政治学一样。一层层向上的抽象,其实就是略去了互相抵消的计算项,使得问题在更高层次的领域展现而已。这种抽象的代价,就是我们丧失了对更小粒度层面的细节感知能力,就像我们的意识感受不到身体里每分每秒血红蛋白的制造过程那样。
侯世达几十年前就发现,发端于古希腊人而为我们最为看重的符号推演,并不是人工智能最关键的所在。类比推理,也就是从原有模式中提炼出模式结构的能力,才是智能的关键。今天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早已证明了侯世达目光的前瞻性。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这些算法归根到底就是模式的提炼,数据的压缩。我们的大脑,最大的能力是预测和判断,很多研究表明,这种预测采用的很可能是贝叶斯算法。
关于意识的可度量性,侯世达也在书中给出了非常有启发性的见解。我们常说万物有灵,可是不同物种到底有灵到什么程度,其实是值得研究的。比如我每天给小区的流浪猫投喂,蚂蚁也因此经常过来聚集采食,为了让流浪猫能正常进食,我不得不用杀蚁剂消杀,为了有益于一种生物杀死一种生物,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在哪儿很显然,重感情的猫科动物和盲目的蚁族在意识层面有巨大的差异,前者意识里的符号处理能力通常远远高于除了本能几乎没有什么符号能力的后者。这种推断甚至能够延伸到人类个体,具有宽广灵魂的人和狭隘愚昧的人恐怕也有不小的差异,虽然从人格平等这个原则出发来看这类观点有点政治不正确。
当然,这本书里对我冲击最大,我至今未能理解和接受的观点,来自于侯世达引述帕菲特的猜测,也就是:个人的同一性其实不重要。比如如果有一台机器能够精确复制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我,那么这个复制出来的另一个我,到底是不是我。按照帕菲特的看法,两个都是。当然从我的观点来看,复制出来的那个肯定不是,因为他的所有感觉,我都体验不到。我体验的唯一性,就是心物二元的分野,采用帕菲特的角度,心物的二元自然就不存在了。就像侯世达所说的,如果帕菲特是对的,这个观点的颠覆性堪比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侯世达认为帕菲特是对的,而我对此充满狐疑,虽然心底隐隐然觉得这种说法确实有某种合理性,但要我接受短时间有巨大困难。我看到豆瓣上这本书的评分是8.3分,可能有些读过这本书的人,其实并没有读懂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