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一书中提到大人和孩子之间主要有三种互动模式:严厉型、骄纵型和正面管教型。这些模式在亲子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是第三种正面管教型,为什么会有人成为第一种过度控制或第二种骄纵呢?
最近看到吴娟瑜老师的《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一书后,我深刻认识到过度控制父母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是潜意识中的恐惧。这本书中有一个观点很有启发,即父母的言语、想法以及面部表情都是来自潜意识层面的恐惧,很多人不自知自己的恐惧导致了亲子冲突的产生。
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是很有教益的。例如,作者担心孩子晚归,会不停地打电话、探望孩子,并不断追问孩子,后来作者意识到这是潜意识里的恐惧发作,害怕孩子被坏人带走或遇到危险,导致了对孩子的过度控制。
类似地,我也因为担心孩子的安全而对她施加限制或操控,比如不能爬太高、不能跑太快、不能离小动物太近等。随着孩子长大,我又担心她早恋或碰到坏人,这种恐惧情绪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中,让我每天都感到累。因此,我们需要对自己的恐惧进行觉察,并作出调整,改善与孩子的关系。
《操控型父母的内心世界》一书中,作者将潜意识恐惧分为个人、原生家庭、原生家族和集体四类。书中收集了44个潜意识恐惧作怪的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启发我们反思自己的人生,并帮助我们解决亲子关系中的困境。
比如,书中提到一个案例中的女孩美忆,她长期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并出现了情绪障碍。后来才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她母亲对她要求过高,希望她像自己一样完美,而美忆无法满足母亲的期望。吴老师认为,美忆母亲潜意识里的恐惧是害怕自己的完美形象被破坏,害怕女儿不符合自己的期望,害怕女儿让自己丢脸。只有面对自己的恐惧,才能了解女儿的真实情况并治愈她的情绪障碍。
另一个案例中的罗玲是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好妈妈,但她希望通过参加吴老师的训练营来治愈自己的童年创伤。在她的童年时期,她感觉自己就像被母亲完全操控的提线木偶,导致她每天都有死亡的念头。因此,罗玲在成为母亲后选择适度陪伴孩子,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吴老师认为,很多父母之所以过度控制子女,是因为自己的人生失意,觉得自己像漂浮在流水中的浮萍,所以想要紧紧抓住子女,使其成为生活中唯一确定的东西。
这本书中有很多个案例可以供我们学习,如果你正在为亲子关系而烦恼,不妨阅读吴老师的这本书,或许能从中获得启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