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为忙碌的四月下旬,我断断续续的两周读完了第二本George Orwell的书。这次我读的是中文版本,在阅读速度方面比起《动物农场》要快得多。与之相对,《一九八四》更直白,看似虚构却实则描绘现实,脱离了比喻语的那层壳子,变得更加赤裸裸,直接揭示了人类社会底层不可言说的逻辑。
在阅读后,我看到了一些名家书评,在正文之后。其中,有一则书评让我忍俊不禁。这位书评家说,他和一位外国朋友探讨这本书时,那个外国友人说“这就是德国纳粹时期的写照!”而他自己则认为“这本书描述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 这样的争执仿佛是为诠释这悲剧原形争夺权而进行的。但实际上,原型并不重要,因为这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共性,每一个当权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一样的。
“我们将在没有黑暗的地方相见。”
梦境中出现的奥伯朗最终引导他走向深渊。
温斯特这个小角色扮演着庞大体系下微不足道的角色,没有足够的胆量去反抗,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但是他有一点叛逆的火苗。他的结局就好像是Orwell在用这本书劝告读者,放弃反抗,否则你们也会走向同样的结局。
这本书可以说是在阉割心灵。在这种身体和心理都不能自由行动的体系下,你的存在意义又何在呢?奥伯朗直截了当地告诉你,没有任何意义,你的存在也仅仅是为了忠于party的要求而已。我本人认为老大哥和大洋国都是极罪之地,但是如果把书中所表述的和温斯特在奥伯朗家中宣誓的那些话放在一起来比较,比如“为了xx事业而死,为了泼硫酸在女人脸上而死,为了xxxxx而死”,难道它们不是一种思想的枷锁吗?由此可以得知,谁才是更高尚的呢?
我觉得我们可以找出共情的观点“精神封锁”,与当前地lockdown进行浅对比——就是说身体和精神的不自由都会导致死亡。
越是想,越是绝望,感觉世界就是这副样子了,下辈子还是不要再来地球了。
因此,我不禁开始思考那些好像被取走了前额叶的孩子,那些只会唱些机器制造的歌词的女人,那些在仇恨周中燃起狂热的人,他们是否幸运,还是不幸地失去了反抗的勇气,收获了无知的幸福。
是做还是不做?这是一个问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