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这本不长的小书。萧红这位作家在我上中学时就被提到过,但仅知道她与鲁迅关系密切。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的文学知识实在令人汗颜,不知道这些年读了哪些书。在本科时,我们专业竟然开设了一门《现当代文学作品赏析》的课程,老师自己就是文学专业出身,讲得很好,充满了热情和认真。那时老师曾认真地推荐过萧红的《呼兰河传》,虽记不清推荐的语句,但感觉很好,于是就记住了。这话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印象,但没有过多关注。没想到五六年后我不知怎么地改变了专业,跑去山沟里读研究生,在头痛欲裂为毕业论文搜寻材料的时候,在书架上看到了这本书,然后取下来细读。我的老家就在呼兰县附近,也许是因为这个原因,读这本书时,字里行间都充满了亲切感。诸如“火烧云”、“倭瓜”这样的词汇太熟悉了。虽然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文笔不精,对某些词语也不甚了解,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会想到一个词——“清丽”,后来我看到一篇介绍称她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想到了之前学习背诵过的《洛神赋》,觉得这称赞恰到好处。
这本小书共有七章。第一章介绍呼兰县的大致情况,哪条街卖什么,哪条街有个没人管的大坑;第二章讲述呼兰河逢年过节的一些活动,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娘娘庙大会。读起来极其有趣,反倒让我感觉在内蒙古偏远小镇长大的经历比萧红的那些人更不如;第三章讲述萧红与其亲爱的祖父温暖的互动,他们总会在后园寻找新鲜的东西探索,祖父则总是微笑着耐心应对,这是整本书唯一的温情记忆;第四章开始介绍租住在她们家屋内的普通人——如捞粉者、养猪者、拉磨者和赶车者,他们住的房屋常常漏水,但他们并不计较;同时,还有一家老太太经常请跳大神的人们来拜祭。而那个家庭的孙子媳妇则生活虽困难,但总体上仍觉幸福;第五章,讲述了小小年纪的团圆媳妇,她年幼时就被婆婆搓磨,凭借封建迷信的方法治疗疾病,最终葬送了自己的生命;第六章讲述“二伯”的故事;第七章则是关于在磨房中生活的冯歪嘴子,他好不容易娶到媳妇,媳妇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却又去世。其他人都看他笑话自己,但他仍顽强地支撑,把两个孩子拉扯长大。
总的来说,这些故事很细碎,但读起来又很活灵活现。我看到了那些麻木的人,看到了敬畏鬼神的人,看到了那些将他人死亡当作无所谓小事的人,看到了深陷封建愚昧的人们却不自知。我的文化水平仍然很低,因为这本书提到了大量人物和活动,虽然篇幅不长,但似乎满满当当,却让我感到热闹非凡。但是在读过茅盾的序言之后,我才注意到,萧红的书中所揭示的悲凉和寂寥实在过于深刻。她每天在后园玩耍、与尘封的后房为伴,外祖父是她唯一的温暖。平静生活仿佛是谁家的媳妇病倒了、跳大神了,或者是死了;歪嘴子结婚了,生了一个孩子,又生了第二个孩子,媳妇又离世了,生活就是这样。她谈起为团圆媳妇出主意的人其实也是好心,为周围人的麻木形成了深深的千年习俗。这样的作品真正体现了一个时代,描绘了封建时代如何在人们身上打上烙印。看了自己的阅读记录,才发现只阅读了四十多本书,实在是太少了。在学校中学近二十年,却连一百本书也不到,得赶紧多读点书了,虽然我记性不好,但读得多了,总会留下点什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