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兴趣和竞争性活动,无论哪一种都展示了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期望。即使是那些自称佛系的父母(不用批判)、他们也往往无法逃脱“希望孩子能更好”的信念。毕竟,孩子象征着家庭对未来的信心,没有任何一个父母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队”。但是,这些决定往往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轻率的。毕竟,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至少能够跟上所属阶层的平均水平。
在《乒乓球在中国》一书中,作者描述了乒乓球培训基地等残酷的竞争场面。然而,书中的家长似乎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那样计较胜负。他们更强调培养下一代的竞争意识。不过,庞大的产业链却证明了一点:这些家长可能远比表面上要焦虑得多。这种焦虑不是没有来由的,正如书中第三章所述,大多数家庭里的夫妻双方都有工作。这些家庭属于中产阶级上层,但并非上层阶级,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努力工作才能享受富足的生活方式,而不像1%的人群那样,有信托基金或大量储蓄可以依靠。他们对下一代的焦虑,出自他们对未来稳定性的担忧。
贫富差距在这个领域展现得非常赤裸。一篇新闻《反网游联盟,中国父母的绝望反击》,地板哥举家送儿子进贵族学校,但儿子沉迷游戏,走向盗窃,从中展示出了这一点。底层对教育的想象,是希望能通过下一代一举跨越阶级。他们将有限的资源豪赌进这个产业,但结局却多半收效甚微。贵族学校在贫穷孩子眼中是什么样子,我们不能想象。即使在我所在的地区,90年代无论贫富,大家都在一起上学。但如今,有钱人会选择贵族学校,普通(中产)则选择公立,剩下的孩子,则被挑拣塞进私立学校(其实就是农民工子弟校)。私校质量参差不齐,甚至一些学校还保留了体罚的习惯。而贵族学校的孩子则可以享受各种丰富的课程,他们会早早选择高考或留学,这种分开培养规划正在变得越来越早。学校如此,他们之间也就不存在什么课外社交了。你觉得会花30万年费在马术场的孩子,会和底层的孩子处在同一社交圈层吗?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整个培训机构的产业链,就会发现个别培训项目的热门程度往往随社会风潮而变。在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状态的情况下,家长们和培训机构同样需要赌博。有时候,想要促使家长们报名参加该项目并不容易,于是竞赛类活动就非常盛行。书中提到了课外兴趣班/竞赛的性别化问题。事实上,国内也是如此。舞蹈类多半属于女孩,但令人开心的是,从前被认为“只适合男孩子”的一些项目,也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参与其中。
《摔跤吧!爸爸》一书谈到了竞赛儿童的出路问题。大部分家长抱着“试试看”、“锻炼孩子”的想法进场,但能走到最后的毕竟是极少数。机构为了鼓励家长们继续消费,往往会夸大孩子的才能。但只有真正沉迷于此并愿意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和精力的孩子和家庭,才能继续走下去。从兴趣到竞赛,需要花费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越来越多。家长们最终会明白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选择这条路,在边际效益为0时及时放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