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造》看完很久了,一直抽不出空写书评,但有些感慨一直梗在心里,拖着怕会生疮成痂,于是还是写了。
《捏造》的故事很简单,一个小学教师在一次家访后,莫名被家长扣上了“欺凌”的帽子,在校方、家长以及社会舆论的多重压力下,教师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甚至被媒体冠以“史上最恶劣的杀人教师”之称,没有律师肯为他辩护,甚至要面对550人的庞大律师团……教师漫长的申诉之路走了十年,直到家长的诬陷陆续被拆穿,民众终于意识到,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捏造”。
事件本身不必再过多描述,书里已经写得足够详细,想抛开内容聊聊关于如何不偏不倚地描述一场欺凌。
作者从受害者视角入手,第一章就开门见山写道“一场阴差阳错的家访”,这个家访也成为整场闹剧的导火索。从一开始就用诸如“避免和家长发生争执”以及很多内心活动描述了受害者在面对“气势逼人”的家长时的“退让”。
正因为是受害者视角,因此此后绝大多数的章节,都在细述教师的“应对方式、内心挣扎、试图反抗却以失败告终、妥协却被逼迫更甚……”甚至作者用了一章节的内容写教师的成长环境和性格成因。
但事实上,将莫须有的罪名强加给教师的家长才是一切的根源,她为什么要污蔑老师,为什么要伪造身份,为什么情愿送健康的孩子去住院也要做实老师的罪名,她经历了什么,她是否有过挣扎,她是否还欺凌过其他人,这些本应该去探究的事情,却因为加害者的强势拒绝采访而几乎没有提及。(说来,当作者写受害者一人面对550人的律师团的时候,他是否想过,整本书对受害者和加害者的着墨比例和1:550别无二致呢)
这样的结果导致的是大量对受害者的评论:“性格太拧巴了”“太懦弱随和的性格也要为此承担责任”“愚蠢”,而对于加害者的评论仅限于“神经病”“人性恶”。
细细体会这些评论,“拧巴”“懦弱”“蠢”都是很具象的形容,正因为作者写得足够细致,才让读者有了很具体的形象,但对加害者,因为缺少描写,所以只能用“神经病”“恶”去抽象形容。
其实看完《捏造》(和这些评论)我有些难过。我曾经遭遇过校园霸凌,虽然过去很久了,我至今也没有明白我“做错了什么”,甚至在被欺凌的时候,我依旧对那些欺凌我的人很好,试着友好地相处。以旁观者的角度,我大概会和这个教师一样,被骂“懦弱”“蠢”,但当时我是一个学生,如果反抗会怎么样会不会退学会不会无处可去会不会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同会不会换来更糟糕的结果很多未知的后果比具象的欺凌更可怕,所以,在当时,在我有限的认知里,我尽我可能的去改善、去修复一段不友好的关系。
虽然如今我看《捏造》,看到校长对教师说“先跟家长道个歉”之类的情节时,我能大声喊出来:不要这样,没用的!但我却能理解教师选择为莫须有的罪名“道歉”,他不是懦弱,他在当时的情境下已经做出了最好的选择,虽然这个选择受到所处环境、认知等限制可能不那么正确,但他绝不是“蠢”或者“懦弱”。(谁不想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难题呢)
我不知道《捏造》的主角川上是否看了这本书,看到作者如此事无巨细地剖析他的性格,分析他每一步的做法,是否会懊恼:如果当初不这样,而那样就好了……但我坚定地认为,即便川上一开始否认了所有事实,事情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从书中描述的家长来看,这对家长偏执得近乎病态,川上即便反抗也会换来另一种方式的欺凌,人们总是会美化没有走的那条路,所以也不必去想。当然,这并不是说面对欺凌就逆来顺受,不反抗,我想说的是,希望每一个受害者不要为过去的选择而自责,因为在当时,无论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主角川上花了10年换来沉冤得雪,而我距离那段不堪的岁月也很久很久了,久到我都可以很平静地写下这篇书评,用最近一句很火的话形容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不能忽视的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是结果,是轻舟历经万难换来的。
万重山阻拦轻舟才是事实。
轻舟本不必过万重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