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看到延迟满足这个话题,相信大家多多少少听过“棉花糖实验”。
实验人员把一颗棉花糖放在孩子面前,并且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坚持20分钟不吃,就可以获得第二颗棉花糖。然后实验人员离开房间,在监控中观察孩子的行为。
实验结果是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挑战成功,获得了第二颗棉花糖。
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这些孩子持续追踪,发现小时候越能忍住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长大后通常具有更好的人生表现。
多忍15分钟,就能成为人生赢家。我对这个实验的第一印象是太武断。
且不说成功的因素很多,单说参与实验的儿童的家庭条件就能影响到实验结果。
比如,在富裕的家庭里,孩子很容易吃到棉花糖,当然不在意多等几分钟;而条件比较差的家庭,孩子很少有机会能够吃到棉花糖,抵抗诱惑的能力自然更低。
与其说自控力影响孩子的成功,还不如说孩子背后的家庭影响更大。
然而,看完本书之后,我发现“棉花糖实验”并非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02 《延迟满足》的作者是沃尔特·米歇尔,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人格心理学家,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行棉花糖实验,被誉为“棉花糖实验之父”。
作者在书中也提到,很多人对“棉花糖实验”存在误解:有意义的、一致的、具有统计显著性的相关性对于大众来说具有普适性,但并不能确切预测某一个体。
懂得延迟满足不一定就能成功,但能拥有选择的权利。
一、为什么很难做到延迟满足
和“棉花糖实验”中挑战失败的孩子一样,为什么有的人戒烟很难,为什么坚持锻炼很难,为什么控制饮食很难,为什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