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精神是一个事物的精、气、魂,它统驭中华上下五千年艺术成就的的筋骨和血脉,是最核心也是最紧要的。中国拥有宫商角徵羽的五音、无人能及的丹青水墨画、欧颜柳赵等大家的书法作品和声名远播的青花瓷等等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这些都展现了中国的艺术精神。然而,对于中国艺术精神这个宏大而宽泛的概念,很难用一个精确的词汇来描述。但是,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徐复观先生将庄子哲学思想的内核等同于中国艺术精神,这是一种创新的观点。
对我而言,庄子哲学体现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如子非鱼安那知鱼之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智谋交锋,庖丁解牛入道的寓意深刻,曳尾于涂中的隐士思想,以及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的恢弘想象。庄子给我的感觉是最接近于仙人,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之人。然而,这份脱俗的特质反而与中国艺术精神不谋而合。庄子所说的道,也就是具体的艺术活动中所升华的。
中国山水画最能体现庄子哲学思想和中国艺术精神的联系。恢弘的山水是中国画中最经常出现的场景,历代画家对山水画情有独钟,留下了很多让世人赞叹的山水画佳作。山水画之所以能如此体现中国艺术精神,是因为只通过一种颜料、加入水的混合,就能营造出山峦层叠、万流奔腾的奇景,只有心中有天地、胸中有沟壑的中国画家才能做到。中国人看山水画不仅仅是看表象和技艺是否娴熟,更多地是看意境,一种超脱于现实的感受,带有画家本人主观思考的感觉。这与庄子一心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境界相契合。
庄子的心斋之心可以概括为“虚、静、明”。虚指的是中国画很少使用绝对遮盖性的颜色,表达的东西也不会直截了当地给出,总是追求一种朦胧之美;静指的是不为外物扰动,如庄子所说,“不是风动,不是帆动,而是你的心在动。”这种静止之美在中国艺术中体现得越淋漓尽致,画家的作品显得越伟大。作品不会让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而是呈现出明月照山间、清泉流石的静谧安详。明则更多指的是心境上的澄澈透明,达到一种忘我、陶醉的境地。好的作品是与天地沟通对话,是超越、净化并移到圣的瞬间,正如庄子所说,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中国艺术精神》是徐复观先生的心血之作,在阅读过程中让我感叹徐老的学识渊博,同时也让我为中国灿烂而悠久的艺术成就感到自豪。这本书是必读之作,而且不能只读一遍。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