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读后感主题围绕着“临终教育”,分享四本书。主要分为意外、疾病和战争三个部分。
临终教育书单: - 《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 - 9.1 - [白俄]S·A·阿列克谢耶维奇/2014/花城出版社
- 《呼吸秋千》 - 8.3 - [德]赫塔·米勒/2010/江苏人民出版社
- 《此生未完成(增订新版)》 - 7.8 - 于娟/2019/湖南文艺出版社
- 《雪落香杉树》 - 8.3 - [美]戴维·伽特森大卫·古特森/2017/作家出版社
关注的一个天文科普公众号有次发了篇关于流星的文章,最后写了一句话:“每一颗成为流星的小石头都值得许愿,每一颗没有成为流星的大石头都值得感恩。”很喜欢这句话,让宇宙须臾都着上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天真色彩。而浪漫的背后,也隐藏着危险——可能有会和地球迎面相撞的“大石头”呀。这样的“大石头”会成为地球难以避免的天文灾害,波及几乎全部的几千万个物种。
而对于某一个特定的物种——人,像“大石头”这样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似乎更多、更复杂。对于脆弱的个体——一个人——而言,万事万物都时刻牵动着他的神经。群落里一所核电站的泄露、肉体某个部位检出了癌变、群体所在的政治体更新换代(以某种和平或不和平的方式)……这些庞大的、沉重的事物向他砸来,一下子就把他砸晕了。
库伯勒·罗丝在《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中提到了著名的“哀伤的五个阶段”。即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当遭遇这些“庞大的痛苦”时,人们总先是拒绝承认它的发生(“怎么可能发生这样的事”),然后开始自责或怨天尤人(“为什么是我”),接着祈求上天收回成命(“如果……是不是就不会……”),最后被虚无的现实和冷漠的宿命攫住喉咙(“这个世界不会变好了!”),直到自己学会坚强、抬头往前走。“当你无限接近死亡,才能体会生的意义”。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撑到黎明来的那一刻。五个阶段中的每一环,都可能卡死停滞,陷入故障(尤其是最后一步)。
而好的临终教育,就是提前训练、强制思考,逼迫你以旁观者的视角亲历整个过程,让你意识到自己能做到。那些看见生命终结的人需要临终教育,但绝不只是他们需要。The Era of Covid-19,它的起源是一场意外(maybe),发展中就像城市患上了一种无法根治的慢性病,后期又如战争一般带来了群体迷茫。身处其中,人人都要学一堂特殊的告别课:固有观念的终结。旧有秩序迅速消解、新的政策还心存疑虑、交替过程中种种无奈就已层出不穷……尤其对于温室中长大的这一代人,几十年的和平稳定与高速发展,是从出生时就刻在脑海里的“习以为常”。历史,像是二维的。所谓动荡,不过是一些封印在书本里的小故事和大道理——血可能是红的,但我从未亲自嗅到过黏腻的腥味,那它就只是一种有颜色的普通液体罢了。昔日以为坚不可摧的,此刻如斑驳的墙屑一般簌簌抖落;真实的过去已无法重现、计划中的未来更像肥皂泡般不可触碰。“一切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头上”,真正的历史每时每刻都在被现在的我们创造。
无力感与失控感迅速发酵,催生出慌乱——“为什么会这样”“一定有人要为此负责!”当然,有些错误确实是人为造成的,需要揪出始作俑者。但,不是所有问题都一定有因果。西方的基督、东方的佛陀,用极乐世界或往生轮回来转移人们凝视死亡的视线。而临终教育中有一部分,就是要我们直面这些“没有因”的“果”。与其执着于“为什么”,或囿于“宿命论”的进退维谷之中,不如直截了当地问“怎么做”——像《鼠疫》里的里厄医生一样,和“未知”正面交锋。这是无奈之选,也是明智之选。
我们以为自己不会再爱了,但我们还是会的;我们以为自己不会再快乐了,但我们还是会的。Accept——是短暂的遗忘,不是彻底忘记;是容纳与接受,不是妥协或放弃。情绪总会流过导管,所谓“擅长告别”的人,只是慢慢学会了坚强与顺其自然。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