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想过,原来我们的紧张感是与生俱来的。在我们潜意识中,它更关乎生死。
梅兰妮克莱因是继弗洛伊德后的另一位精神发展学大师。她建立了儿童分析体系。她进入心理学行业原本是为了治疗自己的精神疾病。她的许多概念,如"客体"和"抑郁位"等,来源于分析自己的儿子的经历。她认为在早期的发展阶段,婴儿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客体共同存在。这些客体包括母亲的乳房、脸和手等。婴儿会将这些早期客体及其关系内摄并纳入他们的精神结构中,从而影响他们与其他客体的关系。她认为人的自我是与生俱来的,尽管这个自我还很脆弱,但可以通过身体感官来感知生死所带来的焦虑。正是在生死的驱动下,自我开始建立与客体的关系。
客体是指对我们在情感上有重要意义的他人或事物。牢固的母婴关系越紧密,婴儿越有信心去思考和认识世界。相反,婴儿时期的动荡、饥饿、艰难的断奶过程等会导致婴儿对爱的绝望,并产生偏执—分裂心位的焦虑。孩子会幻想出一个有待消灭的、残害自己的敌人,这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愤怒,并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潜意识的攻击性。这种攻击性可能伴随终身。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充满了对婴儿期的幻想,其中的鬣狗、斑马、猩猩、老虎分别对应着救生艇上的厨子、水手、母亲和自己。这种无意识的幻想实际上是将各种好与坏的体验转化为思考。婴儿期的幻想会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
一个没有幻想、对任何表演都不感兴趣、没有好奇心、玩游戏拘谨的孩子,很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并长期生活在压抑的环境中。电影《学爸》中的“鸡娃”成长环境即是如此。长期的压抑不仅未给孩子带来成长,还压抑了孩子的本性,激发了他们的攻击性,使家长和孩子之间产生对立和“恨”。然而,孩子内心也是十分纠结的,除了“恨”,他们也有着“爱”、“内疚”、“道德”、“良知”、“感恩”,这些都在引导着孩子,他们更多地关注内在的价值和爱。所以,恨经常被用作爱的伪装。林俊杰的歌曾唱过,恨总比爱容易释放。在某种程度上,恨与爱并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会相互转化的。我们可能更需要给孩子创造成长空间,而非强迫他们成长。当我们感受到孩子的需求时,以满足他们为乐趣,而不是让孩子满足我们的期望。作者提倡家长更多地理解儿童的攻击性,而不是以束缚或惩罚的方式加强他们的内在道德规范。用包容的爱来化解孩子的攻击性。如果没有经历过充满爱的春风雨露,这种严苛的内在道德规范必然会野蛮生长,催生出一个个只会站上道德制高点抨击他人的网络怨恨者和键盘侠。只有爱的包容,才能让孩子的攻击性得到宽容,进而让攻击性和内疚感有容身之处。这种体验促使人更多地修复和对待客体,发展出对客体的关爱和理解。爱,就这样诞生了。孩子无法整合自己的攻击性与爱,但他们渴望修复与客体的关系。家长如何辅助呢?作者提出,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将攻击性发展为对人有精神意义的方式(创造、探索),而不仅仅是保留其原始的抑制和发泄两种状态。
年轻时的克莱因曾因一次聚会而过分担心,朋友先行离去,她没有搭乘他们的车。她甚至做梦梦见自己头上长了肿瘤,并幻想朋友失去了一切,包括头发、父母和未来。嫉羡让她完全无法享受聚会和生活的一切。这对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还提出对爱的感恩无形中会调节我们对嫉羡的反应。电影《绿野仙踪》中的稻草人、铁皮人和狮子也是在人生旅程中克服困难后找到了自己的“缺失”。起初对爱和孤独毫无感觉的铁皮人后来为自己伤害了动物而感到伤心和内疚,而无法思考的稻草人在成长后学会了解决问题,胆小的狮子也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