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达多,婆罗门之子,追寻阿特曼(自我,神我),不满足于他人所给的知识,试图寻找道中之道。他放下阶级和物质,离开家人,成为苦修的沙门,体验无欲无求的生活。他希望亲自聆听佛陀宣讲法义,于是前往祇树给孤独园,在那里与世尊乔达摩和乔文达见面。尽管听了法义,悉达多仍感觉这不是他追求的道,因为他希望超越众生的秘密与世尊的追求类似。离开佛陀和乔文达后,他有了新的觉醒,决定完全重新开始生活,因为意义和本质隐藏在一切事物之中,他需要回归真实的生活,去体验事物的本质和意义。他遇到了名妓迦摩罗,在红尘肉欲中迷恋滚动。为了从感官和思想的偶然之我中找到真正的自我,他向迦摩罗学习情欲,《爱经》的根本,向商人迦摩施瓦弥学习做生意,甚至沉迷于赌博。情欲、贪欲、惰性和唯利是图囚禁了他。直到有天从梦中醒来,深感自己的生活毫无价值毫无意义,保留不下任何东西,他离开了花园和一切。在河边,他试图赴死,但被昔日好友救起,重新得到了生机和觉醒,认识了无尽的生命,无名无处,圆满的境地。“我”会一次又一次地诞生、衰老和死去,最终消失,就如一切有形的东西都将消逝。无数个“我”组成了今天的“我”,真正的自我,真正的圆满,并不是要隐藏渺小的我、傲慢的我,或是沉溺于放纵和追求利益。而是要接受这些我,理解每个“我”的产生和消亡。悉达多和船夫留在河边,以河水为师,学会倾听,倾听自然,倾听故事。河水不存在时间,它无处不在,没有影像的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当儿子多次有想离开的念头时,他也试图去追寻,希望得到千千万万人所拥有的幸福——爱他们,爱他们所爱的孩子。悉达多慢慢思考着自己的目标,思考智慧,最终达到圆融统一。所有事物,所有目标、欲望、痛苦、欲念,所有善与恶组成了世界,构成了无数生命,与命运的较量相比,一个人的力量显得微不足道。他追求的道,追求的智慧,并非他人的思想和言说,而是需要自己经历和领悟,最终学会放弃挣扎,接受并热爱这个世界。无论是佛陀还是其他人,他们的教导都是他们在追求道路上的智慧,形成了他们关于世界的逻辑体系,这些知识被其他人奉为法义并遵循。大多数众生可能选择学习法义,而悉达多更倾向于探索佛陀成道的秘密。如何与自我和世界达到统一,让每个瞬间都变得圆满,也许是我们一生需要寻找的秘密之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