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历经了好久,就像书中所跨越的四五十年时光一样长。因为时间的厚度,兄弟间的形象也显得更加饱满。然而,与余华的其他作品相比,读完这本书后我没有特别的感受。可能是因为前半部分过于悲凉,后半部分又过于荒诞。不过,这种荒诞又十分合理。
在我心中,李光头是一个矮胖、光头、说话大声且粗鄙的形象。他从小就没有过好日子。在他父亲在厕所看女生屁股时掉进粪池死后,他的母亲李兰就变得有些神经质。而李光头一直生活在这种状态下,直到宋凡平的妻子去世后,他和宋钢一起生活。那是李光头和宋钢童年少有的幸福时刻,也是李光头的母亲李兰少有的幸福时刻。教师宋凡平给了李兰新的人生。然而,接下来就是文化大革命。宋凡平从举旗的引领者,到被批判、被迫害,最终因想偷偷去上海看病的李兰而被打死在汽车站。李兰的幸福瞬间消失了,宋钢回到了爷爷家,而李光头也在这个时代变成了街头小混混。他在童铁匠、张裁缝、余拔牙和老关剪刀的店里混迹,用童铁匠的长板凳满足自己的性欲,也在电线杆上满足自己的性欲,偷窥林红的屁股。被抓后,他还敲诈勒索想看的人吃三鲜面。之后,母亲也去世了,爷爷也去世了,宋钢和李光头这两个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又一起生活。文革结束后,他们分到了工作。宋钢去了五金厂,而李光头在时任民政局长后来当了县长的陶青的照顾下进了福利厂。李光头喜欢林红,林红喜欢宋钢,而宋钢也喜欢林红。然而,李光头无法得到林红的心,尽管他尽力阻挠他们。最终,宋钢选择了林红,离开了李光头。而李光头在他们结婚的同时选择了结扎。当时正好是改革开放时期,李光头本来在福利厂拉来了一些纸壳加工的活,盈利非常好。然而,他突然辞职,想做服装生意。结果,他去上海拉不到生意,还把童铁匠和张裁缝的钱都用光了。于是,他在县政府门口收废品,连续被几个合伙人揍了七八个月。没想到,之后他通过收废品赚了大钱,并还了合伙人的钱。然后,他又开始做起了服装买卖。余拔牙和王冰棍继续入股,成为大股东。他们赚到的钱足够过上挥霍的日子。李光头倒卖日本丢弃的垃圾西装,成了镇上首富。他在镇里谈生意,还举办了“处美人”大赛。他喜欢被记者追捧,且会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当宋钢被迫下岗时,在刘镇挣钱变得艰难的时刻,李光头坚持自己的立场,没有去求助于兄弟。然而,林红每半年都会拿到李光头给宋钢治病的十万元钱,偷偷为宋钢治疗肺病。斯文踏实的宋钢为了赚钱,和一个江湖骗子去了外地,后来却被李光头钻了空子,和林红搞在了一起。宋钢回来后拿出赚的三万元留给林红,然后选择卧轨自杀。林红后来成了红灯区老板娘,而李光头也对经营自己的商业王国失去了兴趣,想学外国有钱人上天。他带着宋钢的骨灰盒,让自己的兄弟变成外星人。
我记录下故事梗概,也是为了以后回忆。毕竟,这本书很厚,有可能会忘记一些情节。
余华的语言流畅且易读,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又常常充满荒诞。例如,举办处美人大赛,因为风流的李光头被很多女子带来认父,结果告上法庭,法庭宣布李光头已进行结扎,媒体宣传他没见过处女,因此引发了一场闹剧。还有,在文革期间坚决要求剪掉男孩子的长头发,结果导致男孩们扎死,其中一个男孩的父亲本来在街上游行被批判,但看到儿子这样后,又被要求不能过去,最后被关起来,最后他用钢钉砸入脑子自杀。
余华的描写总是让人对文革的时代印象深刻,引发无限感慨和悲凉。然而,对于后来的社会,可能会觉得荒诞是合理的,但同时也会感觉与自己有些距离。
另外,这本书中有很多黄段子,让我一个女生看起来真的有些尴尬。
总的来说,这本书仍然是一本好书。它描绘了荒诞的文革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事,揭示了兄弟的人生历程。他们经历了社会的发展,无法超越社会和政策。一个时代带给一代人命运,而一代人也有着不同的命运。比如,暴发户李光头和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