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给孩子留有空隙,不要长时间学习
学习时集中全部精力,结束后尽情放松。对于很快完成作业的孩子,父母的态度最好是:“这么快就完成了,真棒”。“如果已经完成了,就开心地去玩吧。”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第一目标,家长不要让这个年龄的孩子长时间学习,只要让孩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自主推进学习,每天严格执行计划就行了。
如果孩子一直在有父母帮助的前提下开展学习,变会逐渐形成“学习是父母让我做的事情”的观念,这将非常不利于孩子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习题册不用多,每天执行最重要。不要规定时长,而是规定学习的密度。
晚归的日子,只做一道题也可以,或者只听写一个汉字,只看一页书。
总之这个阶段,就是主打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每天坚持。不需要太多的超前。
二、让孩子有专注“自身兴趣爱好的”时间
对孩子所热爱的事物,我们不应设有任何框架。以画画为例,只要有纸和笔,大部分孩子都会去画自己喜欢的事物,而且一画起来就申请专注、全情投入。每当沉浸于幻想的世界里,孩子就会忘记时间的流逝。这样一来,在他们的脑袋里,充满乐趣的儿童时代,是对小学初期的美好回忆。当孩子沉迷看似浪费时间的兴趣爱好时,其实常常是专注力、毅力、自主性以及思考能力得以发展的最佳时机。记住,孩子需要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
三、家长请务必让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是打底——阅读是最高境界的玩乐。退一万步讲,小时候只是热爱阅读,并没有特别努力的孩子,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显示出强大的学习能力。这一时期,可以将学习等同于阅读。
主要在家阅读——另外,阅读是家庭行为,构建全家一起阅读的习惯和场景。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这种废寝忘食的阅读只能是在家里出现的。比如,该吃饭了,或者,该睡觉了!让我再读一会儿吧。
自主阅读——父母应该早早地从给孩子讲故事,转换到让孩子自主阅读。父母阅读,孩子是用耳朵阅读。孩子听到的词汇量越多,当这些词汇呈现在自己眼前时,理解也就越深刻。但认字之后,就要让孩子自己阅读。阅读的本质,是带着自己的感受去体会文字的意义。
父母的坚持——说起父母的给孩子的阅读时光,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等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再看,会发现能给孩子读书的时光是很短暂的,这种精力在长大以后就很难拥有了。父母应该抱着这样的觉悟坚持为孩子读书。
反复读同一本书——另外有些孩子会想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同一本书,这是很自然的现象。阅读新书固然是一种有趣的体验,但反复阅读同一本书有安抚孩子的作用。家长为孩子反复读同一本书,孩子会记住书中的句子。这些熟悉的词语如同播撒在孩子心中的种子,会生根发芽,进而在培养孩子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讲一本书读到磨损,是巨大的成功。
巧妙利用图书馆——每个孩子的喜好不同,有些孩子喜欢人文领域,有些喜欢昆虫,恐龙。家长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非小说区域,尽量找到与孩子兴趣匹配的书籍。(这点很妙)
有输入就有输出——有阅读习惯的人,眼睛都会变得明朗有神。如果有阅读的输入,只有每日娟娟不断的细流才能汇成江河湖海,持续不断地丰富、滋润孩子的的生活。
四、亲近大自然和良好品格的培养
本书后面的部分主要是鼓励孩子去大自然中玩耍,即使没有很精致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