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流传着一段短视频,拍摄的是一位老爷爷卖肉夹馍的场景。然而,人们对于老爷爷是否戴手套的争议引起了热烈讨论。在综艺节目中,针对嘉宾的某一行为,弹幕上也会出现激烈争论。作者在这个现象背后看到了什么,为何一个无关小事能引起人们的如此激动呢?
在阅读《非暴力沟通》一书后,作者或许找到了一部分答案。该书作者马歇尔·卢森堡是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创立的非暴力沟通中心在国际上十分有名。马歇尔指出,大多数人都是在贴标签、做比较、要求和评判的语境中成长起来的,很少有机会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因此,当我们遭遇问题或事件时,下意识地就会评判和指责别人,而他人也会给以防御和反击。在互联网这个虚拟环境中,因为反击成本低,所以很少有人愿意吃亏,人们常常互相攻击,不把对方批评得体无完肤就不愿罢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无端的争吵和打斗也层出不穷。
马歇尔在书中把非暴力沟通分为四个要素。其中,第一个要素是观察,需要进行没有评论的观察。当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个人的评论时,别人会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于是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引发冲突。
第二个要素是表达感受,感受和想法这两个词容易让人混淆。因为从小,在社会环境中我们更擅长于表达想法,却很少表达感受。马歇尔在书中举的例子是,一个大学生抱怨室友在晚上放音乐,一整晚他都无法入睡。马歇尔问他对这个事情的感受,他说“我觉得把音乐放这么大声是不对的”。马歇尔提醒他,虽然他用了“觉得”一词,但他表达的是想法,而非感受,于是请他再次表达感受,这时他说“我觉得那样做会打扰到别人”。马歇尔表示这还是想法,与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同。而在肉夹馍争议案例中,网友们的感受也许是惊愕、不安等等,然而他们表达的都是“老爷爷做肉夹馍不卫生”的想法。
第三个要素是表达需求,人们对于别人的言行举止会产生感受和想法,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言行举止冲击了我们的需求和期望。在肉夹馍问题上,网友们的需求可能是让自己的孩子吃到安全卫生的食品,然而我们却习惯用批评、判断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于是对那些支持老爷爷的网友来说,“指责老爷爷不戴手套”就成了批评,而这也很容易引发辩护和反抗的情绪。
最后一个要素是提出请求,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使用正向语言来请求对方做什么,而非不做什么。马歇尔的同事鲁斯·贝本梅尔曾经创作一首儿歌:“让我不要这么做,那要我怎么办?我只知道,让我不要这么做,我就偏不想答应你”让人不要做什么,对方也许就搞不清楚我们到底要求他们做什么,这也容易产生抗拒心理。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区分请求和要求,如果对方在拒绝我们的请求之后脑羞成怒,那就是在要求对方,而不是在请求。
因此,在肉夹馍问题上,网友们或许能够这样表达:我看到老先生做肉夹馍没有戴手套,我很不安。上次我的孩子吃错东西肚子痛了半天,我担心他吃了这个肉夹馍又会不舒服。我希望他下课后可以直接回家吃家里的饭。当然,即使是这样的表达,也许还会挨得住别的网友们的评论,如“你的孩子可真金贵,你给孩子做饭的时候记得戴手套”等等。但这并不要紧,因为评判和指责都仅是在表达自己的需求,对方的反击也并非源于恶意,而是源于对于老爷爷的支持或是对批评本身的反抗。当我们能同理对方,表达出自己深刻的需求时,我们也许就不再是批判和指责的一方了。
总之,学习非暴力沟通并不是为了说服别人,我们提出的请求也并不一定能得到满足。我们习惯于评判和指责别人,同样地对自己也会这么苛刻。因此,我们需要学会以同理心倾听自己,听取我们行为背后深处的需求,避免陷入自我苛责和自我惩罚之中,也需要理解别人的难处和感受,降低互相冲突的可能。这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