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让人有笑有泪的书,倾注了治疗师对患者的情感。
这本书讲了很多与死亡相关的治疗案例,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人生的意义。
这个问题也是我常年在思考,并苦苦无法求解的。书里说“第一个使命是发明或发现生命意义的计划,让我们足以为它奉献一生;第二个是努力忘却前方才发明的行为,说服自己并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了生命意义的计划,它原先就独立发生在存在之外。”
关于第一个使命,我没有找到。正如李松蔚老师所说,我们这一代没有急迫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无方向也变得常见了。
第二个使命,我有一些些的领悟。有时候感觉自己顿悟了,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并没有懂。
2、对死亡的恐惧。
我本以为,光是治疗别人,或者说别人的死亡不至于让人那么害怕死亡。但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是明显感受到了自己对死亡的恐惧。我之所以对死亡无感,只是我不觉得自己会在这个年纪死去而已,如果不幸降临,我还是会觉得非常恐惧的。
书上说,有过濒死体验的人,生活都会在此之后有改变。那些身患癌症的人都会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所谓的活在当下,是真的面对死亡时才会有的深刻体验。如果不是将死,我不可能把所有的钱挥霍一空,抛弃工作去周游世界。事实上,即使现在我要死了,我也不可能把钱挥霍一空,毕竟总要给未成年的孩子留点积蓄。
以及,文中看到对死亡最美好的描述:一群人在海滨哀伤地向扬帆出海的船只告别,船影越来越小,只剩桅杆顶端还看得见,最后连桅杆也消失了,人们低语道:“她走了。”然而就在此刻,在遥远的某一方,另一群人正在张望海平面,他们看到了桅顶出现,不禁欢呼:“她来了。”
我也突然明白,“丧钟为谁而鸣”,原来丧钟也为你我而鸣。
3、丧偶。
我一直想着,一定要比嘟早去世。我的观点与艾琳一致,“我所谓的理智,艾琳却认为是背叛;我称为重新展开人生,她却觉得是爱的辜负;我认为是脱离逝者,她却觉得是放弃她的爱。”
而书里说“发现婚姻最幸福的女士在丧夫之后,经历伤痛的过程反倒比婚姻冲突激烈的女士来得容易。”是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少了谁会活不下去。所以,谁知道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