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在他的《习惯论》中说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在看黄中业写的《汉高祖刘邦》这本书时,对这句话的认识尤为深刻。
刘邦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无所事事、游手好闲、30多岁仍不成家的草头百姓,虽然说时势造英雄,但刘邦能在那个秦王苛政、多地农民起义反叛的乱世中脱颖而出,并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白手起家的平民皇帝,自有他的过人之处。
刘邦和项羽二人都有宏伟的志向,堪称秦末的一代枭雄。两个人都有英雄气概,见到巡游的秦始皇,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刘邦则望着远去的车队,情不自禁的感叹“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
平民刘邦和贵族项羽尽管出身不同,但在起兵反秦的大业中走到一起,再到两足对立,长达五年的对抗战在垓下一战定胜负,一个成为大汉王朝开国皇帝,一个自刎于乌江。纵观刘邦和项羽归根到底,还是性格主宰命运。
1.不同的经历形成不同的性格。项羽天资一般,无论是读书还是习武,都开窍较晚。但他生得俊美,力气又大,一句“力拔山兮气盖世”足见他的气魄。
先天的优势让他自带贵气,虽说是跟随叔父,但一直处于较高的地位,和各色人等打交道的机会很少。
刘邦虽说是处于秦末最基层的一个小官,但因为他擅于察言观色,擅长与各种人物打交道。所以在任亭长一职时,他很能吃得开。与县府里的潇何、曹参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他以后的成就伟业积累了人脉。
2.刘邦豁达,项羽心胸狭窄,造成二人用人上的区别。刘邦知人善用,不论出身,有才能就行;而项羽是个典型的唯出身论者,像韩信这样出身于布衣的人杰根本不会重用,还生性多疑。
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刘邦在洛阳南宫宴会上让赴宴者就为什么他会得天下,而项羽失天下一事发表各自的看法,高起和王陵认为,刘邦得天下是因为不贪财,懂得与部下共享利益,而项羽妒嫉有功者,猜疑贤能者。
刘邦回答,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事实上我得天下的秘籍在于会用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镇守后方,安抚百姓,供应前方粮饷,使运送粮食道路畅通无阻,我不如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必胜,攻必克,我不如韩信。这三位人中豪杰,是助我夺取天下的主要原因。项羽有范增为军师,却不懂得好好听取他的意见,不能尽其用。
3.崇尚团队的刘邦从谏如流,注重个人的项羽刚愎自用。
项羽自信“武功天下无敌”,个人英雄主义色彩浓厚,对于范增等人的谏言少有采纳。他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而刘邦洗脚时能够立即改正自己,“摄衣谢之,延上坐”,袭陈留,得秦积粟。正因为他采纳张良、陈平建议,取得垓下之胜,从而加速了华夏的统一进程。
4.一个心怀天下,一个残暴成性,造成二人对待百姓的态度截然不同。不论刘邦是否出于政治考虑,在那个年代能做到以民为上实属不易。
刘邦得人心。“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刘邦西进咸阳途中,“诸所过毋得掠卤”。占领咸阳后,“子婴降轵道旁,刘邦曰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详”。而且,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随后,“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所以,“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失人心。“项羽为人疆悍猾贼”。项羽攻下襄城,则“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在新安,项羽对已降秦军“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在咸阳,“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而东”。
正如世界上没有哪两片树叶是完全相同的,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虽然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