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是一本特别的小说。它看似只是写一个普通人平平无奇的一生,但却涵盖了多个交叠的世界:一个人内心坦诚的世界,外在包裹着层层社会规则审视的世界,以及容纳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宏观世界。这几个世界互相吸引、共振和排斥,最终在纸上交织出了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阅读这本书时,我时常感叹于它冷淡的笔调。可能因为第三人称的叙事天生带有疏离感,但我常常感觉斯通纳在审视自己。他似乎对一切都充满了克制,包括激情、爱情、身边人,以及他的平凡人生。他会愤怒、欣喜和相爱,但很少将情感淋漓展现。他生命中诸多不如意和变故,都在他的麻木中慢慢承受。在我的脑海里,形成了这样一个长久的印象:他是一位饱学的文学教授,也是农民的孩子,从土地中获得生命,对身外万事有一种天然的钝感和耐受力。书中出现的人物,多多少少都带有这种气质,显老、粗犷、朴素,对相遇、相处、分离和死亡,都有一种克制的冷淡。
然而,这种印象在最后被打破了。斯通纳在病榻上经历了漫长而短暂的“死亡是自私的”时刻,这道“克制”的高墙忽然消失了,书中的世界也从黑白转变成了彩色。他的眼睛最后所见、脑海最后所思,在书的最后几页上如此鲜活、淋漓尽致地呈现。
斯通纳可能不算一个成功的人,他的事业平平,人际关系并不讨喜,家庭生活也不幸福。但他也未落得一无所有,生活中仍保持着一些韧性,避免了一切的失败和糟糕。全书读罢,我并不觉得它是悲剧。斯通纳的生命逐渐缺氧,但并未窒息,这正是普通人的一生。在生命的尽头,斯通纳仍然获得了一种平静中的自由。那些曾经让他如鲠在喉的问题不再重要,他在钝感中对价值的追寻也最终归于“无”。他不必再承受外部世界和宏观世界的审视和压抑。在一切归于“无”的旅程中,他依然获得了一些东西,这种收获让他在最后一刻,历经万千际遇和心思之后,仍然能感到不虚此行。我认为,这就是一个普通人能够做到的、最好的结局。尽管他最终可能未能(或不屑于)用一种社会普遍接受的标准定义他的一生,但为了“自我的世界”存在过,为了那些电光石火般的刹那,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意义。也许这句略带女性化的话可以概括:“即便我们一无所有,至少我们曾经拥有过这一周。”
我已经 30 岁了,自己的天花板、人生的衰落趋势以及不好的宏观世界,都变得很清晰。我想,许多大事情必须承认自己已经无能为力,只能承受或随波逐流。但我仍然渴望一种属于普通人的尊严,为了自我的世界曾经存在过,为了那些让我不足为外人道的激情和充实感,我欢欣鼓舞、心满意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