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这样的小说戳中了多少人的内心。
那块无奈再无奈的地方,关于原生家庭,关于母亲,关于母亲与孩子。
和谐、温馨,有时是想象都想象不到的东西。
埃丽卡·科胡特“像一阵旋风似的窜进自己和母亲共住的住所。这孩子动作有时特别敏捷,母亲喜欢将艾丽卡称为自己生龙活虎的小家伙。”而这样的“小家伙”,像个上学迟到,放学晚回家的孩子,怕被老师父母管教而敏捷地调皮着。如果这样的内容会让你会心一笑,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艾丽卡的名字埃丽卡的前缀是“女钢琴教师”、快奔四十岁的人了。当听说四十岁的人还有母亲关心穿衣服的事情,也许你也会像失去妈妈的我一样会有点羡慕。当得知,四十岁的女人买件衣服还会被妈妈逼在墙边审讯的时候,那种羡慕开始变化,直到看到母亲是“审判官和下枪决命令者于一身的人物”时,那种难以名状的压迫感袭来。《钢琴教师》是诺奖得主耶利内克创作的长篇小说,被拍成同名电影,并获戛纳奖影片。虽然发表于1983年,但其中的文字对于当下的人们,读到依然震撼内心。因为控制型的父母依然大批地存在着。他们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因为是唯一的自己的孩子,而对其倾注所有关注。恨不得希望她与众不同,是天才,能够出类拔萃,成为世界著名的女钢琴家。甚至哪怕已经快四十岁也不让她操心家务。虽说埃丽卡也在音乐上有着不错的造诣,在维也纳那竞争激烈的地方有了小小的一席之地,成为了一个钢琴教师。可大失水准的演奏,只能去教钢琴的落差,让母亲对这个天才女儿失望后,情绪更加孤注一掷。母亲讨厌埃丽卡“爱慕虚荣”毁坏她衣柜里自己看不惯的衣服,母女互相扯头发。辛辣讽刺、质问、义愤填膺、吼叫……单单是看到这些词,就开始觉得压抑,呼吸困难,高高在上的母亲,统领着四十岁的女儿,随时发号施令,而这个被掌权者母亲控制的女儿,内心叛逆,但也无能为力。
因为埃丽卡早就在心理扭曲的母亲的管制下,不是在家里就是在回家的路上。早已经丧失正常人的对于自己欲望的态度,对情感需求的正常表达。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埃丽卡被压抑的正常人的欲望无处发泄。在遇到爱情的时候,她也学着母亲的方式,试图压抑,试图去控制,可想而知,注定悲剧。原生家庭,母亲,女儿,爱情,一切都是那么纠结和矛盾。看似离奇得让人压抑,无奈,可好像一切都那么真实。尤其是作者的文字,好像每一句都是在直播转译字幕,真实得让人感同身受。细腻、别致的文字,让人感觉这是身临其境才有的表达吧。看到有说这是作者的带有自传体意味的小说。开头母女间激烈的斗争,中间埃丽卡自己寻找发泄的出口,到后来爱情来临时的不知所措,令人意外的处理方式,最后无奈到伤害自己的悄然走回原来的生活里。作者埃尔夫丽德·耶利内克将一个女人的内心剖析得清楚明白。那种母女间的羁绊,男女之间的拉扯,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几乎残忍。那华丽丽的文字,更是别有特色,每一处细读,好像都会让人掉入另一个世界。让人开始思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那些微妙的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对于这个母亲,虽然有让人难以理解的专制。独立抚养孩子长大的她,对于孩子倾注了所有的希望。想要事事控制,也是为的不会出现差错,可以理解。但,也让我们反思,爱有的时候需要懂得对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给予和放不下,尤其是当对方不需要的时候。学会放手也是爱的一种形式,放开孩子给她成长的机会,把人生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对于埃丽卡,理解她那种在母亲潜移默化的管制中,所展现的病态思维。童年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如果可以,在遇到爱情的时候,埃丽卡若有更成熟的处理方式,可能会有打破固有模式,开启新生活的机会。如果可以,埃丽卡该挣脱这种生活,而不是在痛苦挣扎过后,又安于现状。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