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许子东老师的《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一本大书,需要看一本小册子回回血,于是就选中了先生的《朝花夕拾》,这套书说起来还是前年生日时候二姐一起送我的,连同《边城》,《呐喊》,《彷徨》。两部小说集早就看完了,《朝花夕拾》等到现如今才翻开。一天看完一本书,也终于破了自己的小记录,近来看书太慢。
读鲁迅不可不读《朝花夕拾》,在这本小册子里你能读到一个还不那么鲁迅的讯哥儿,童年鲁迅以及少年鲁迅的故事,我一度以为《故乡》是收录在《朝花夕拾》里的,讲的几乎也是少年鲁迅和玩伴的故事。《朝花夕拾》一共收录了十篇文字,下面就我印象较深的几篇来分享我的读书感受。是的,都不能叫笔记,只是私人的感受。
1,阿长和山海经
鲁迅厉害的地方在于,上一篇文里某个人物只是出现了一幕,下一篇几乎就是详写这个人物,长妈妈就是,后面的夏衍也是。我看的这个版本里的插画是丰子恺老师画的,有几处我甚至觉得画比文字还要精彩。长妈妈这里就是,有一插图就是长妈妈在小时候鲁迅床边给他讲《山海经》的故事,温馨异常。长妈妈心里当然是疼这个孩子的,所以看到这个孩子闷闷不乐时,自己出去买了一套书送给这个小少爷。不少影视作品里都有体现,长工跟少爷的关系,亦师亦母。
2,范爱农
不知怎的,我很同情这个人物。可能因为他是一个失败者。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人,不是不勤快,好像就是机会不好。我还很中意这篇文章里的两个人的友情描写。一开始是不打不相识,范爱农就是看不惯鲁迅,针锋相对,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第一次见面时候,鲁迅瞧不上他们的一些陋习,连摇了两次头,哈哈,多么生动的细节。后两个人一起就职,时常一起喝酒,直抒胸臆,好景不长,范爱农又失业了。我想当时鲁迅已经名满天下了,范爱农还还时不时对身边年轻学子说,哪一天鲁迅会回来找我的。又凄凉又可悲,还有点可笑。这个人物死的也很戏剧性。
3,社戏
社戏不属于《朝花夕拾》,但我看的那本小册子后面还附上了鲁迅的几篇文字,其中就有社戏,我非常喜欢这篇,就一起说了。我印象深刻得是两个点。
(1)几个小朋友偷罗汉豆的时候,有两块田可供选择。有一个小伙伴看了看,说偷我家的吧,我家的长得好。这就是十几岁的小朋友能干出来的事,哪有一分利益计较。这个场景,我十几岁的时候好像也见过。
(2)结尾处,鲁迅抛出一个问题,虽然那晚的社戏并不精彩,演员不太卖力,但那段经历他依然觉得非常值得回味。我想到一个老话,快乐不是你去做什么,重点是你和谁一起去做。我想鲁迅怀念的是自己的少年,还有少年一起的那班玩伴,以及那么一个晚上,大家出发前的兴奋,偷罗汉豆的兴奋,这些其实都比真正的社戏生动有趣,鲜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