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

1 中国传统色

中国传统色

两位作者《中国传统色》的著作,查找了近400部中日色彩相关文献,严谨考据了384种中国传统色名。在24节气和72物候的基础上,在故宫文物中选择了96件应时应节的文物,并从中提取出传统色。色名和色值相对应,相互考证,最终完成了一部以时间为轴, 郭浩/李健明 2023-03-31 11:52:47
1 中国人的情感

中国人的情感

《中国人的情感》以丰富的本土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对中西文化进行深入剖析,旨在清晰勾勒出中国和西方在认知、情绪和情感风格上的心理差异。书中作者从文化理性、关系、对称性以及“和”的概念出发,将东方和西方文化关注情绪调节的重点,作者通过引 吕坤维 2023-03-31 07:39:05
1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

《媒介·权力·性别:新中国女性媒介形象变迁与性别平等》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妇女》杂志60年(1949~2008年)的人物报道和封面图片。通过对三个不同时期媒介建构的“女性媒介形象”进行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女性媒介形象从“女劳模”生产类偶像转向 王蕾 2023-03-31 07:15:45
1 春天来临的方式

春天来临的方式

这个春天,我们将遇见旧神和新英雄,见证丰富而多元的中国想象力。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国际合作,由上海文艺、微像文化和Tor强强联手,共同推出当代中国幻想小说国际合作项目《春天来临的方式》的英文版TheWaySpringArrivesandOth 微像文化编 2023-03-31 05:54:27
1 LonelyPlanet旅行指南系列:500中国旅行体验

LonelyPlanet旅行指南系列:500中国旅行体验

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国家,发掘其有趣的旅游资源需要许多篇幅才能准确覆盖。本书是一份长长的清单,详细介绍了独具特色的美食、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等,有些可能已经被您所了解,有些则可能是您第一次听说,有些会让您放松身心,有些则可能将让您感受肾上腺 澳大利亚LonelyPlanet公司 2023-03-31 05:34:07
1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

德国地理、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历任柏林国际地理学会会长、柏林大学校长,在波恩和莱比锡大学担任地理学教授。他一生出版了近200部地质地理学著作,其中对中国的地质考察和研究是其重要的学术成果。1868年9月开始,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了历时四年的地理地 [德]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德]E.蒂森 2023-03-31 05:23:09
1 《去旅行》中国版

《去旅行》中国版

★法国教育部推荐的去旅行系列姊妹篇超浓缩知识,开拓孩子眼界!此书共192页,其中包含6个城市,200幅手绘图和300张实景拍摄,8幅生动手绘地形图。★6个当地小朋友带你探索十大世界文化遗产、十大博物馆、80处非遗、84个历史古迹。此书共涵盖 《去旅行》(中国版)编委会著 2023-03-31 05:19:14
1 去学校化社会(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去学校化社会(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1994年,繁体中文版《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在台湾出版,激发了两岸学者高度关注和持续研究。为了满足国内读者需要,万千教育编辑部邀请着名教育社会学者吴康宁教授重新翻译这部重要著作。 伊万·伊利奇(IvanIllich) 2023-03-31 03:24:00
1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

本书分为九个主题,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与主要理论观点。通过对于鲍尔斯、葛兰西、布尔迪厄、伯恩斯坦和艾波尔的概念的反思,本书探讨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和阶级宰制。本书通过介绍经典作品的方法,帮助读者完全领悟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引导读者更 黄庭康 2023-03-31 03:10:56
1 美国式“高考”:标准化考试与美国社会的贤能政治

美国式“高考”:标准化考试与美国社会的贤能政治

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尼古拉斯·莱曼的长篇纪实代表作。全书对SAT(ScholasticAptitudeTest,学术潜能测试)的历史进行了一番颇具启发性的详尽梳理,过程令人着迷。从创设这项考试的探路先驱,到莘莘学子在其中受益,各路 尼古拉斯.莱曼 2023-03-31 02:56:54
1 文凭社会

文凭社会

本书主要探讨美国教育发展历史,跨越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一百多年。其中,以医学、法律和工程学教育为例,深入剖析了文凭社会的形成、对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呈现了文凭异化的进程,解释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反思 [美]兰德尔·柯林斯 2023-03-31 02:54:49
1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读书的料”及其文化生产

本书通过自传社会学和深度访谈,深入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并进入精英大学的农家子弟在教育向上流动过程中的文化生产。这些人的先兆动力、道德化思维和学校化心性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具有特殊意义。通过揭示这些人的文化自主性,本书突破了学界对“底层缺乏文 程猛 2023-03-31 02: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