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生育的社会

1 不要成为无聊的大人(14岁懂社会系列)

不要成为无聊的大人(14岁懂社会系列)

希望诸位能够从这本书中得到一些启示,让平淡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充满乐趣。为此,请先摘掉那副有色眼镜,放下自己心中对“常识”的固有看法。尽管世界在我们眼前一片苍白,日常生活也显得有些无趣,但真的如此吗?时间不知所措地流逝,我们也在这种无聊中慢慢 小山薰堂 2023-04-01 06:31:14
1 你为什么没朋友(14岁懂社会系列)

你为什么没朋友(14岁懂社会系列)

现在,对于朋友间的关系,重要的不是完美的理论,而是在了解现实的残酷后考虑对策。无论长大到多大,人际关系都是道越不过去的坎,特别是对于14岁的少年少女而言。他们常常会感到自己无法顺利结交朋友,苦恼于朋友太少,甚至形单影只。然而,这种想法实际上 桥下彻 2023-04-01 06:27:42
1 生育对话录

生育对话录

我笃信生育是最严肃的生活哲学。我既不逃避对生育的怀疑,也不逃避对生命的深情。——宋涵,《生育对话录》以诚实的探讨女性生育困惑为特色。本书中涉及到女性身份认知、婚姻理解、亲情感受、选择惶恐等问题,并提供了思考角度和解答之法。通过经历生育的迷思 宋涵 2023-03-31 09:38:53
1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

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民主教育就從向下扎根開始》提倡學習有原則的使用你的權利,同時捍衛他人的權利。誰是現代奴隸?在非洲,用30歐元就能買到一個兒童;在德國有20萬人因非法居留遭到雇主剝削;目前全球約有240萬人口販賣受害者,人口販子以提供 克莉絲汀.舒茲-萊斯文 2023-03-31 03:38:25
1 去学校化社会(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去学校化社会(汉英双语版)/万千教育

1994年,繁体中文版《非学校化社会》(吴康宁译)在台湾出版,激发了两岸学者高度关注和持续研究。为了满足国内读者需要,万千教育编辑部邀请着名教育社会学者吴康宁教授重新翻译这部重要著作。 伊万·伊利奇(IvanIllich) 2023-03-31 03:24:00
1 直觉养育的力量

直觉养育的力量

不想做虎妈,又不想放任孩子,该如何教育才是正确的?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我应该让孩子去吗?如果错过了孩子成长的关键期,怎么办?面对孩子的哭闹,应该如何妥善处理呢?针对父母在养育方面的焦虑,世界知名儿童发展专家斯蒂芬•卡马拉塔以科学研究为 [美]斯蒂芬·卡马拉塔 2023-03-31 03:14:05
1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

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

本书分为九个主题,介绍批判教育学的起源与主要理论观点。通过对于鲍尔斯、葛兰西、布尔迪厄、伯恩斯坦和艾波尔的概念的反思,本书探讨学校教育如何延续国家权力和阶级宰制。本书通过介绍经典作品的方法,帮助读者完全领悟批判教育社会学的精髓,并引导读者更 黄庭康 2023-03-31 03:10:56
1 美国式“高考”:标准化考试与美国社会的贤能政治

美国式“高考”:标准化考试与美国社会的贤能政治

本书是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尼古拉斯·莱曼的长篇纪实代表作。全书对SAT(ScholasticAptitudeTest,学术潜能测试)的历史进行了一番颇具启发性的详尽梳理,过程令人着迷。从创设这项考试的探路先驱,到莘莘学子在其中受益,各路 尼古拉斯.莱曼 2023-03-31 02:56:54
1 文凭社会

文凭社会

本书主要探讨美国教育发展历史,跨越了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的一百多年。其中,以医学、法律和工程学教育为例,深入剖析了文凭社会的形成、对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呈现了文凭异化的进程,解释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反思 [美]兰德尔·柯林斯 2023-03-31 02:54:49
1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教育的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本书作者约瑟夫·E.奥恩提倡以发明、创造、发现填补社会需求的方法教育下一代大学生。这些需求甚至连最高端的人工智能都无法做到。奥恩认为,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数据素养、科技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了管理大数据流,学生需要数据素养。为了了解机器的工作原理 [美]约瑟夫·E.奥恩 2023-03-31 02:39:58
1 教育的情调

教育的情调

这不是一本教育技巧指南,而是一段寻找教育情调的旅程。亲爱的读者,在这本书里,你会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教育小故事,见证真正的教育者应有的品性和素养——敏感而机智,能够识别什么对孩子有益、什么不宜,懂得在什么时候说话、在什么时候保持沉默,关切孩子的 马克斯·范梅南 2023-03-31 02:22:29
1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本质》这本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来马上可以用,被称为相见恨晚的好书。全国知名校长,被誉为“牛爸”的陈钱林,通过自己在教育界三十多年的执教经验以及近二十年的担任校长的实际操作,总结梳理出培养“牛娃”的经验和理念,分享给教师和父母。陈校 陈钱林 2023-03-31 0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