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包括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到作战战术的运用,以及后勤、兵力动员、兵员调动到军费的来源、筹集与分配。此外,也涉及交战国可用于战争的经济实力、负责运筹帷幄人员的心态、他们的战争观(从文化层面言)和战术观(从军事角度言)等等。这些面相在过去的鸦片战争研究中或被忽视,或语焉不详,但在本书中却得到充分的展现。
鸦片战争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影响重大,也是中国百年国耻的开端,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的精神创伤。本书对当时的人和事的评价,均从事实认定来加以判断,尤其严肃检讨了清朝奏折中呈现的天朝心态,直指中国战败的深层原因。该书展现的严谨论证破除过去误谬之学术性,以及避免再蹈历史错误覆辙之强烈爱国情怀,令人读之震撼动容。
《天朝的崩溃》已出版十余年,流传较广,影响颇大,学术价值历经时间考验,已广为读者肯定推崇。即在海外,也成为治近代史之学者、学生,以及一般人士广泛阅读的著作,视之为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修订版全面核订了注释、引文中的错讹,重排精装,列入“三联哈佛学术丛书二十年纪念版”再刊。
茅海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先后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师从陈旭麓教授。曾任军事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在克罗齐之后,历史叙事就成了历史本身,“在每一件文献中,社会都对自身的形象进行沉思”(马克·布洛赫语),所以书中对夷夏观念的分析,以及对忠奸观念及其抽象出的对历史现象的解析与叙事,是不可多得的思想史叙述以及对涂尔干所谓“集体意识”的优秀解析,而这种对叙事的叙述,恰恰使我们目睹了当时“写”出来的“历史”这一形成过程,在这一点上,和《国王神迹》有相通的地方。...
这是历史书上学到的鸦片战争。茅海建先生在这本45万字的巨著当中,在这本书的绪论当中,给出了另外的解释。仍称为岛夷,甚至开眼看时间之林则徐魏源等人,精心筹防之关天培,裕谦等人,仅仅识得眼前之事,其有爱国之心,所为却未有爱国之利,清朝上下位居一小圈当中,自是不可脱,至于琦善签约时尚不知外交实质,可谓卖国乎?...
该书大大丰富了鸦片战争的前后细节,将历史课本上短短两页纸的“禁烟-开战-战败-签约”的单线故事,展开成了有血有肉的三维模型,读完让人抚掌叹息。四是开眼看世界的迟滞,导致中国丧失了奋起直追的最佳机遇。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一次的、短时间内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清醒的认识世界、奋起直追,迟早会重新屹立。...
鸦片战争的失败是无可挽回的,不是更换了哪个忠臣便能挽回落后与世界文明的大清的颓败之势。就像鸦片战争打了二年,换了一茬又一茬的钦差总督,剿“夷”手段依然是在学三国演义火烧赤壁中的火船去碰瓷。说来也怪,眼前的书本明明是在说鸦片战争的再研究,脑子里想的全部是现实。...
然而,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又不自觉地会以现代的知识水平去评价一百多年前封建王朝统治下的官员的决策,私以为是不妥的。作者可能是想让大家感受到当时一些决策(包括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的惋惜,但是太过于从上帝视角去做马后炮式的论断确实会让人有一些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