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读了茅先生的《天朝的崩溃》,逻辑清晰、论证周密,文辞顺畅、引人入胜。该书大大丰富了鸦片战争的前后细节,将历史课本上短短两页纸的“禁烟-开战-战败-签约”的单线故事,展开成了有血有肉的三维模型,读完让人抚掌叹息。
读罢此书,关于鸦片战争,收获了以下几点新的认识:
一是中国武力去英国远矣,战败是必然之事。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不如人,组织训练不如人,战术水平不如人,工事修筑不如人,作战意志不如人,甚至临战数量也不如人。英军虽只有一两千人,但机动力较强;清军虽全国有八十万人,但大多数兼有警察职能、无法抽调,东南沿海每地抽调最多也就一两万人。再加上清军需要分散防守,而英军可以乘船随意机动,因此往往出现英军局部多于清军的局面。英军因此也更多的是靠陆军攻占取得胜利,而非单纯依靠“船坚炮利”。
二是信息的不畅通,是战局一再恶化、终至不可收拾的重要推手。首先,“天朝”体制下,地方官员无权收取外国信件,导致英国在开战初期的条件迟迟传不到中枢手中,只能通过不断地战争来达到信息传递的目的。其次,专制体制下,地方官员的前途命运甚至身家性命都系于皇帝喜恶,为了保全自身,他们往往邀功诿过、粉饰太平,不会将战争实情如实上报,导致中央对形式缺乏准确的判断,后续面临战争的地方也缺乏参考、难以应对。最后,认知的差异,导致一线官员也很难将信息完整准确的反映出来,就使得不仅朝廷,甚至全国都认为战争的失败在于抵抗不坚决、在于奸人作梗,而迟迟不能认清自己,始终幻想着制夷的英雄。
三是对话体系的差异,导致中国损失了很多不该损失的利益。在武力逼迫下签订的《南京条约》,实则已比最初英国政府提出的要求要多了一些条件;而南京条约后,清政府为了亡羊补牢,主动照会英方签订了《虎门条约》,将关税自主权、领事裁判权、军舰自由出入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拱手让人而不自知,反倒认为将制约审判英人等麻烦事推给英方,实为一项胜利。此后,清朝又将同样的权利,随随便便就给了美、法甚至瑞典、挪威等小国,反映出在清朝眼中,关税这些权利实为细枝末节,随手予人亦无不可。
四是开眼看世界的迟滞,导致中国丧失了奋起直追的最佳机遇。对于一个国家、民族而言,一次的、短时间内的失败并不可怕,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进而清醒的认识世界、奋起直追,迟早会重新屹立。但鸦片战争并未能唤醒清朝,在清朝的重要官员中,即便是如林则徐这样风口浪尖,且有一定看世界动作的人物,在鸦片战争后也重新回到了既有的轨道上,并未认识到对于国家民族,最重要的是应当效仿西方、追求现代化。更不用说年老体衰的道光帝,在战争末期、签订合约时已是懒得思考,只想继续做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的美梦了。清朝巨大的体量,导致发生在边疆的芥藓之疾不痛不痒,只是让这个巨人翻了个身,就继续安睡了。直到二十年后被人在家中放了一把大火,才终于真的打痛了清朝,有了洋务运动的艰难尝试。
最后,看完本书后,我还特地翻看了高中的历史课本,发现虽然也能说是准确,但却缺少了一些关键细节。比如,关于《中英虎门条约》,课本中只提到中英签订,却并未提及是中国主动找英方签的补充条款;关于中法《黄埔条约》中法国获得的通商口岸传教权,也只字未提这是中国的“主动奉献”。由此观之,历史教育尚有进步空间。
以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