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的大炮开启了鸦片战争,最终于1842年8月29日签订南京条约,使清政府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琦善代表主和派,但此举却引起了后人的谩骂,称其为卖国者。
然而,在茅海建的45万字巨著中,他在绪论中给出了另一种解释。绪论名为“由琦善卖国而想到的”,对琦善所谓的卖国行为和动机进行了阐述。
琦善是清朝官员的典型,通晓内情和权谋,但对外却缺乏了解。从他的行动中看,他看待商贸的角度让人误以为他为了英国的财富而不择手段。但实际上,他仍将英国视作岛夷,甚至对于明白国际情势的徐魏等人、关天培、裕谦等人也缺乏辨别能力,只知道应对眼前的事物。
清朝上下都被困在一个小圈子中,无法脱离。因此,琦善在签订条约时对外交实质不够了解,导致了被称为卖国的错误决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