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欲望社会里低欲望地活着,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加舒展和快乐。这正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所散发出的主要思想之一。在私人生活中,我们的心思总是忐忑不安,而在公共问题上,我们也备受煎熬。而小说则成为当代的一座独特庇护所,一个遮风挡雨的精神庇护所。
这是一个人在欲望时代保持距离,却反而过得充实美满的美妙故事。主人公追随着他的舅舅,不止因为他是一个植物学天才,更因为他有一种与时代格格不入的怪异想法。他沉浸在自己的科研世界里,对权力地位漠不关心,仅仅渴望着一个幸福的人生境地。然而,在情爱的追逐、算计和骗局中,他却吃尽了苦头。不过,他并不沉沦,更不敢忍受这样的虚伪生活。他感叹道:“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于是,他选择逃离这个所谓的欲望社会,前往北极地带,研究植物,享受生命的宁静。
贝娄想要阐述的主要思想是“以欲望为形式的苦难”。在人生的尽头即将抵达之际,我们将会列出一份有关痛苦的清单。首先是肉体上的痛苦,例如关节炎、胆结石、痛经等等。而下一层次则是一些让人觉得丢脸、背叛、上当受骗、遭受不公正对待之类的问题。但是,所有这些问题中最让人难以忍受的就一定和爱情有关。
贝娄的作品充满了对人的理解以及对当代文化的精准分析。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也对此提到。在贝娄的小说中,主人公在物质主义占据一切,高楼林立,高速发展的时代里,却坚持奋斗着勇气、智慧、自我身份和人类的伟大感。《纽约时报》也称赞他是在这个时代的精神疲惫中找回被现代生活驱逐的本真。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的心碎同样和欲望有关。心碎的时候,人的感觉会更加敏锐、复杂,因此也更容易打开心扉,去寻找和调整生活的重心。通过阅读贝娄的作品,我们可以在欲望社会中找回生活的快乐。
索尔·贝娄(SaulBellow,1915.6.10—2005.4.5)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普利策奖、美国国家艺术勋章,三次斩获美国国家图书奖。他用文学思考重要的问题,意图“在现代思想的废墟下重新发现世界的神奇”。贝娄是文学大家,也是20世纪重要的知识分子。他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的犹太移民家庭,少时就在俄语、法语、英语、意第绪语和希伯来语多语种环境下长大,九岁时举家迁往美国。他于芝加哥大学攻读人类学,后转入西北大学。长期于芝加哥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高等学府执教。1998年,成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初版于1987年,小说以“更多的人死于心碎,而不是核辐射”口口相传,成为时代的注脚,被无数读者反复阅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我认识的一位俄国哲学家说,人类的眼睛不外乎两类,一类是接受型,另一类是意志流露型。任何人都会说,问出这样的问题,便该在道德上得高分。也就是说,如果你看到了爱情对象的本来面目,你就不可能爱了。如果人们拿定主意要把巧心思放在任何特别的领域,他们总是会做过头。...
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可以点燃我们的某种斗志和激情,那《心碎》顶多是在我们炽热又支离破碎的心上浇了一盆冷水。如果说《肖申克的救赎》畅想了某种大快人心的与命运的斡旋搏斗,那《心碎》顶多描画了一个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者,在时代洪流的挣扎中,激起的点点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