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钱钟书说,很多人将创作冲动误以为创作才华。我深知自己的写作是基于创作冲动,像受惊的野马四处乱窜,而我是一个拙劣的马夫,没有驾驭冲动的才华。有时一时冲动去写,写着写着自己就走进了意识的死胡同,然后就删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很多次。所以,现在我也开始看写作相关的书,试图把自己写明白。
总之,当你有一件想做的事情时,就会心甘情愿地给自己挖个坑,然后像个傻子一样站在坑里不断填坑直到自己都埋了。这种挖坑不断填坑的过程,就是老年北野武总结的真正的兴趣爱好不是退休后找来的,而是在早年就不断为之付出努力才得来的。
今天要填的就是贝娄的《心碎》的坑,对这本书的收尾。
01
先说个题外话。昨天在看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这个人物乍一听很陌生,但他的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我们再熟悉不过,比如《肖申克的救赎》《闪灵》。
不过,我在这里提到斯蒂芬金及其作品,是为了将之与《心碎》进行某种对比。有一类作品在现实之外创造魔幻,有一类作品深挖现实中的魔幻。前者如斯蒂芬金、JK罗琳,后者就比如贝娄、老陀。正如老陀所言,“没有比现实更奇幻的”。
02
这本小说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个人生活的记录和思考。在结束了第四段婚姻后,71岁的贝娄和比他小43岁的珍妮丝陷入恋爱,并在接下来一年中,根据这段个人感情经历写就了《心碎》。书中主人公同为大学教授,同样爱上了小自己几十岁的女孩儿,然而结婚不久后,他发现在他们的婚姻中,“心”已经被排除在外了。他选择了逃离,逃到了北极去,和那些在苔藓呆在一起……
不知道贝娄本人是不是怀揣着一颗在婚姻中破碎的心写作此文,我多少是因为在爱情中心碎才读《心碎》的,或许是为了寻找答案,或许是为了在书中隐秘地消化情绪,或许只是为了和这位老人家唠唠。
借着作者的视角,我从更远更高的角度看着我的心碎,它变得渺小了,因为它被置于了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中:
- 关于我们的集体成就是如何超越甚至碾压了我们; - 关于我们内心一片荒芜却指着那些摩天大楼为自己开脱; - 关于我们超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