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学院前常务秘书贺拉斯•恩达尔作序推荐。
独家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受奖词。
该书《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其中,主人公科斯托格洛托夫在癌症楼接受治疗,性意识苏醒并展示了他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作者还描写了科斯托格洛托夫及其同室病友的命运和经历,人格扭曲和性格形成等。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他的人生与作品是如此相仿,堪称典范,相互之间,几乎不可分割。”——哈罗德•布鲁姆
“全世界成百上千万人把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的名字和创作与俄罗斯本身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的科学研究和杰出的文学著作,事实上是他全部的生命,都献给了祖国……”——弗拉基米尔•普京
“抛开政治的因素,索尔仁尼琴的文学艺术成就还是很高的。在《癌症楼》这部作品中,他非常精彩地刻画了七八个身患癌症的患者在面对生死时的不同态度,由此反映他们分别代表的社会各阶层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蓝英年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АлександрСолженицын)苏联—俄罗斯的杰出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院院士。他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许多领域有较大成就。1918年11月12日生于高加索基斯洛沃茨克一个教师家庭,1941年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数理系,曾服过兵役。进劳改营服刑八年,其间两次从癌症的魔爪中逃脱。刑满后积极投入文学创作,其中《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引起轰动,但《古拉格群岛》、《癌症楼》等杰作无法在当时的苏联出版,在西方国家率先出版后引起轰动。1969年被苏联作协开除,次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4年被苏联驱逐出境,流亡西方。美国政府于1974年授予他“美国荣誉公民”称号。1975年定居美国。1994年回俄罗斯。被誉为“俄罗斯的良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鲁萨的大女儿、大儿子,瓦季姆和焦姆卡是新时代的青年,前三者因为不错的家庭环境而带着一种残忍的愚蠢和自傲。而且这一章很好解释了在性别设置时为什么作者要选女医生男病患(而且女医生还常常承受着“不够专业”的偏见),这一情节也同样成为后来柳德米拉过于操劳而疑似患癌的铺垫——我第一次感到作家书写时的“非如此不可”:每一章都承担着推动剧情、展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以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深化故事内核的多重职责。...
甚至奥列格偶然忆及的人物,比如那对对幸福生活自有其定义的夫妇,那个感慨为什么当悲剧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人就无动于衷的妇女,寥寥几笔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这当头的一棒,让奥列格来不及展开的生活戛然而止,几乎听得见那一声尖锐刺耳的急刹。...
人物太多,由于缺乏一些明朗的情节,而且出场密度太大,大部分是大段心理活动以及对话,无法带给人深刻的印象。最终,我还是坚持把它看完了,作为提升自己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静心读书的一种考验,总算,还是发现了其中很多思想对我曾经想过的问题做了具象的描述,把“只可意会”变成了“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