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没有一看完就随手把短评写了。这本书包含的东西实在太多了,一时间有点无从下手。合上书的两天里,感受到了所谓的后劲之大。
好像以前癌症是一个遥远的名词,可这几年,家人朋友家人的朋友朋友的家人,各种癌症鬼魅般出现。这大概也是我最终有勇气翻开这本书的原因,即使心里清楚无可避免的会是那个沉重的无解的基调。
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情节,就是癌症楼里的日常。病患的日常:日复一日的检查,日复一日的治疗,惊慌害怕,抱怨争吵,然后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迷信民间偏方恰加)再然后麻木放空,最后或许——接受和等待死亡;医护的日常:接收病患,制定方案,日复一日的查房,写报告,然后决定放弃哪些,让哪些人出院(降低在院死亡率)……当医生也不幸成了病患,才终于开始思考到底自己有没有权利对病患进行大权在握般的“审判”。
甚至谈不上有主角,无论笔墨多少,每个人都如此立体生动,虚伪的,乐观的,刻薄的,神秘的,滑头的,老实的,处处不满的,事事感恩的,坦然的,不甘的,新来的,离开的,盖了被单的……甚至奥列格偶然忆及的人物,比如那对对幸福生活自有其定义的夫妇,那个感慨为什么当悲剧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人就无动于衷的妇女,寥寥几笔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最不幸的,哪怕都是癌症都觉得自己的是最严重最痛苦的——而其实,每个人都不过是钉子困住了的昆虫标本,在这个世界里各有位置。
真正震撼我内心的是奥列格“治愈”出院后的那一场“创世的第一天”,脚步那样轻松,行人那样可爱,天那样的蓝云如此的轻,杏花竟然美成这样,一块一块慢慢咀嚼的羊肉串,一勺一勺轻轻挖的冰激凌,等待着自己的美丽的薇加,仿佛一切美好都将随着“出院”这个动态如约而至。就在读者为这个遭遇过各种不幸的人感到高兴时,笔锋一转,百货大楼镜子中映照出的那个格格不入的自己,雷击般让人清醒:无法对应的不是病魔,是这现实的而自己已然脱节了的社会。这当头的一棒,让奥列格来不及展开的生活戛然而止,几乎听得见那一声尖锐刺耳的急刹。
最后那一笔,“火车在运行,科斯托格洛托夫……,像死人似的”。
你以为得到了新生,而其实早在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已经死了。而究竟夺取了奥列格和更多人生存权利的,到底是身体的肿瘤,还是社会的癌症病入膏肓的是人么,是这世界吧……
关于书中的大背景,各种政治隐喻,即使不太了解苏联近现代历史,由于部分相似的国情,相信大家各自能有所感知。
其实我们都知道,现实就是,当真的得了不治之症,并不会有灭亡走进你家的玄关,并不会。
哎,怎不叫人唏嘘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