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翻开书时是实习和学习都步入正轨的五月,头一个星期每天在地铁上狂炫一个小时,下地铁后走回家的20分钟也要开听书续上,本来想着按照这样的速度不消十天就能读完,但最后自己还是坐实了琪老师的预言“工作后看书会少很多”六月初回家后才把这本书最后收尾,因为开始变得困难,放弃却更轻易了。
在我看来《癌症楼》是编织得非常精妙的一个故事。纸面上的人物性格都十分鲜明典型,他们各不相同的经历又串联起时代的起伏变革:格洛、舒卢宾、鲁萨是旧时代的代表,他们仿佛时代洪流里的三条小鱼,经历了最波涛汹涌的岁月,格洛顶着滑稽的罪名被流放到河流边缘的荒凉水潭;舒卢宾为少受迫害,从大学教授自动隐退为图书管理员,时代的沙砾摩擦刮掉了他的一身鳞片;鲁萨凭借其敏锐的嗅觉来回摇摆,顺着时代的水流冲到最前端。
鲁萨的大女儿、大儿子,瓦季姆和焦姆卡是新时代的青年,前三者因为不错的家庭环境而带着一种残忍的愚蠢和自傲。面对父亲对自己作家之路的担忧,大女儿尤拉满不在乎,觉得自己擅长把握住“核心思想”,zzzq任何人都不敢批评她,我读到这里其实相当悲伤,把时代糟粕奉为圭臬,她出生在一个新的时代,却满身是教条和主义的灰尘。大儿子觉醒了一部分意识,但仍然会这种事情感到疑惑不解:自己宽宏大量放了两个偷税漏税(金额非常低,仅仅能补贴家用,而且他调查事情的方法是靠骗取两个姑娘的情感)的姑娘,而她们没有对自己感恩戴德。瓦季姆刚来病房时活力满满,抓紧每分每秒学习,俨然一个超脱于死亡、一心寻求知识以及为人类做贡献的学者形象,但最后他的坚强意志还是屈服于母亲千方百计托人弄到的胶体金,给我一种很大的理想主义和现实的落差,而且对于他的这种转变,我们又能苛责什么呢?焦姆卡给我的感觉一直像一颗皱缩的果实,落魄的原生家庭没能滋养他饱满充盈、拥有明媚的阳光和大大的梦想,但这种营养不良的果实也确实在果树上存在着,努力生存着。
时代的河流不会停止奔流,他们的故事也不会止步于此,最后我们跟随格洛一起出院,原先冷眼相待的流放处管理人员变成一个活泼热情的新人,以及流放的人即将恢复公民身份的好消息,我愿意相信这就是他们在病房中听到的“清理过去势力,人员大调动”的积极结果,他这条被抛弃在潭水里的小鱼终于重新汇入时代的河流(是好是坏呢?)
除了当时时代给人们造成的处境,作者也不乏对一些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的展现,比如第一部有一章对柳德米拉一天生活的详细描述,让我觉得半个世纪以前的职场女性,她们背负着更重的历史遗留的“女性更顾家”的社会预期艰难前行,而这个包袱半个世纪以后的我们仍旧无法卸下。而且这一章很好解释了在性别设置时为什么作者要选女医生男病患(而且女医生还常常承受着“不够专业”的偏见),这一情节也同样成为后来柳德米拉过于操劳而疑似患癌的铺垫——我第一次感到作家书写时的“非如此不可”:每一章都承担着推动剧情、展示作者高超的写作技艺以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深化故事内核的多重职责。正是有这样“编制精妙”的感觉,所以我还会期待一些没那么必要的“意外”,当然这就是我吹毛求疵了。
五月的结尾,我因为学校的事心力交猝,加上不知道为什么我在微信读书上写的《带壳的牡蛎》差评突然被很多人看见,面对了一些“你没有同理心”“你的人生过得太顺了”的指责,让我质疑起自己当下经历的痛苦是不是真的其实微不足道。这时再读《癌症楼》简直就是叠buff的存在,好几个星期我一直是一种“没什么好活的”的状态,梦里对自己打哑拳。但读完的现在我会觉得,每个人对痛苦的体察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经历的痛苦是没法打分比较的,无论是真实生活中还是书中,看见苦难是为了拥有更多的同理心,我无意抬高自己,因为我知道道德并无价值,但我会试图握紧这种“宇宙精神”的一小块碎片的。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