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文学评论集,聚焦二十余位世界级知名作家。其中既有简·奥斯丁、大仲马、福楼拜、狄更斯这样的经典作家,也有加缪、菲茨杰拉德、纳博科夫、菲利普·罗斯、多丽丝·莱辛、艾丽丝·门罗、石黑一雄、托卡尔丘克、麦克尤恩这样的现当代文学大家。
黄昱宁正是这些小说家所期待的理想读者。她秉持传统的细读方法,却不落窠臼。以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别具一格的审美,发掘小说细节的灵光闪耀之处,向读者揭示小说艺术的魅力。她的这些文字自始至终都从细节中来,往细节中去。
同时,在本书中,她又是一位极好的文学阅读领路人,以译者的天然优势、写作者的亲身体悟和评论家的敏锐透彻,游刃有余地穿梭于文学与现实、小说与评论之间。其细腻的感知、独到的见解、切中肯綮的分析,如一个个通往文学密林的路标,引领读者进入深幽的文学世界。
本书中共分为26篇文章,包含上百个小说细节的深入分析和解读。黄昱宁以文本细读为方法,精彩解读从简·奥斯丁到石黑一雄的二十多位世界文学大家的作品,深度挖掘小说家讲好故事的秘诀。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她的细致分析和深入解读,是引领和指导的良好教材,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领悟小说的魅力。
黄昱宁集小说家、翻译家、评论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为解读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多的视角和可能性。她以译者的天然优势,如翻译过阿加莎·克里斯蒂、麦克尤恩、亨利·詹姆斯、菲茨杰拉德、库切等,兼以写作者的亲身体悟和评论家的敏锐透彻,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而能切中肯綮。其中,像《查尔斯·狄更斯vs.萨利·鲁尼》、《麦克尤恩vs.石黑一雄》这样的文章,将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两位作家的作品进行对比,让我们体会到文学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直面人类自身的困境本身。对文学的理解就是对我们自身的理解。
作者对细节的执着,意在躲避那种远离文本的空疏华丽,却并未因循“笨拙之踏实”的老旧传统。她的阅读像是以眼睛亲抚文本的肌肤,于是源自细节的灵感之光不期而至,启迪着想象与思索,最终让洞察和领悟抵达深邃与高远处。这是黄昱宁向经典作家致敬的独特方式,同时也成就了她自身的风格,不仅可被识别,而且令人钦佩而难忘。
名家推荐:黄昱宁外语专业出身,职业是外国文学编辑,业余时间翻译小说也写小说。她的从容是拥有者的从容,她的开阔是心平气和的开阔。每一篇文章都如同量体裁衣,体现着黄昱宁对每个作家各不相同的深情。
生于上海,横跨翻译、出版、创作三界的全能型作者。翻译过F.S.菲茨杰拉德、亨利·詹姆斯、阿加莎·克里斯蒂、伊恩·麦克尤恩等多位知名作家的作品。著有小说集《八部半》,随笔评论集《一个人的城堡》《梦见舒伯特的狗》《阴性阅读,阳性写作》《变形记》《假作真时》等。2019年,其首部小说集《八部半》获第二届宝珀理想国文学奖首奖。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读者评价
集子里最喜欢评述《基督山伯爵》、《洛丽塔》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这三篇。若说在黄昱宁笔下,阿特伍德不同作品成为了具体细节,互相指涉,彼此呼应,最终构成不可或缺的整体,大概有强词夺理的嫌疑,不过嘛,作者之所以选择以文本细读来由小见大,应该也不是什么言出法随的金科,只不过相中其切入自由进退宽裕,以点及面深浅随宜,尤其适合记录灵光乍现的优点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黄昱宁老师,专注于文学作品翻译和讲解。本书开篇就讲解了简·奥斯丁的作品,恰好是我喜欢的作家和作品。黄昱宁老师不愧是深耕文学作品的专家,笔下生花,那些可能因为不被了解和理解的历史而被尘封的故事,以及已经不在人世的作者们想通过作品传达的信息,被她的文字注入了生命力,绽放在每一个书架上,等着好奇的读者翻开阅读。...
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就是这两种典型模式的复合式结构:郭/黄组合,异性版的互补双主体,而木/杨组合则再一次构成了互补的互补,这两条线的情节推动的复线结构又形成了正/邪截然相反的英雄之旅:平凡--出征--修炼--功成--回归。...